陕西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战略屈洋王可珍康军科宝鸡农业科学.DOC

陕西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战略屈洋王可珍康军科宝鸡农业科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战略屈洋王可珍康军科宝鸡农业科学

陕西省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战略 屈洋 王可珍 康军科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岐山,722400) 摘 要:大豆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作物,其在食用、饲用和加工方面的价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目前,陕西省大豆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在品种、种植技术、产业加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制约陕西省大豆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陕西省大豆生产的实际出发,详细论述了陕西省大豆生产现状、优势、重点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区域协调、综合发展”为基础,“优质优价”为重点,“食品安全”为根本,“科技创新”为驱动和“产业加工”为延伸的陕西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豆生产;产业发展;陕西省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到全国的3%左右,但是陕西省在大豆生产和产业发展却落后于其他相关省份,尤其是在新品种应用、生产技术、产区配套建设、良种繁育、产业加工和产业化政策扶持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大豆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大豆战略储备基地,优化国家大豆产业发展的相关布局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部署,本研究从陕西大豆生产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产区的大豆生产水平和现状,提出促进陕西省的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旨在为陕西省大豆生产以及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1 生产现状 1.1生产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大豆年播种面积11.3~29.2万hm2之间,平均播种面积21.2万hm2,近些年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17.8万hm2。因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陕西省的大豆单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10年大豆单产水平平均为1638.4kg/hm2。年大豆产量在15.9~42.36万t之间,近些年大豆年总产量约为28.8万t。 近5年来,陕西省大豆年总产量位于全国第9位,占全国总产量的3%左右,在黄淮海大豆产区中位于第4位,占黄淮海产区大豆年总产量的12.4%,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地区。 1.2产区分布 1.2.1陕北春作大豆栽培区 气候特点:地处中温带,海拔1000 m左右,主体纬度N36o~40o,是陕西省气候寒冷干燥地区,全年无霜期短,一年一熟春播秋(冬)收。 主要生产区域:长城沿线地区、陕北丘陵沟壑地区。 1.2.2关中春夏作大豆栽培区 气候特点:地处暖温带,海拔高度800 m左右,主体纬度N34o~36o,是陕西省气候较温暖地区,全年无霜期较长,一年两熟为主,有春夏豆两种类型,夏豆为主。 主要生产区域:关中夏播地区、渭北高原春播区。 1.2.3陕南春夏作大豆栽培区 气候特点:地处北亚热带,海拔高度500 m左右,主体纬度N31o~34o,是陕西省气候温暖湿润地区,全年无霜期长,一年两熟制,夏豆为主,间有春豆。 主要生产区域:陕西汉中盆地、秦岭和巴山地区[1]。 1.3品种选育与主栽品种 陕西大豆生产过程中通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2]。自1997年开始至今,陕西省共审定大豆品种17个,其中本省育成品种8个,引进育成品种9个。其中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育成大豆品种5个,宝鸡市农科所引进和选育大豆品种2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大豆品种1个,个人育成品种1个。其中秦豆系列大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这些品种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适中、分枝较多、百粒重较高、生育期短等特点,较好的适应了小麦~夏大豆轮作的耕作制度[3]。同时引进的品种在籽粒性状上有所改善如晋豆19,如直立、亚有限结荚习性和半矮秆的中黄13等。这些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构成了陕西省大豆生产的主要品种,其中秦豆8号,秦豆10号、宝豆6号、晋豆19、中黄13和中黄30等在陕西省的大豆产区种植面积较大,成为陕西省大豆生产的主要栽培品种。 1.4种植方式 陕西省大豆产区分布范围较广,不同的产区栽培措施存在不同。陕北春作大豆产区以春播为主,前茬作物玉米/小杂粮/马铃薯,一般为平播,基本没有灌溉条件;关中地区,大豆种植方式以夏播为主,前茬作物一般为小麦,轮作模式为小麦/夏玉米/小麦/夏大豆,主要播种方式为麦后直播和灭茬直播,部分渭北旱塬地区以春播为主,前茬作物一般为夏玉米,一般为平作,也有垄作,轮作模式为小麦/夏大豆/春玉米或者小麦/夏玉米/春大豆;陕南地区大豆种植方式以夏播为主,前茬作物一般为油菜,轮作模式为油菜/夏大豆,部分秦岭和巴山地区以春播大豆为主,轮作方式为春玉米/春大豆,一般为平作。 1.5种植效益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资料显示,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其中用工作为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尤其是玉米上的用工。从2009年到2013年,玉米生产用工同比增长83.6%/hm2,大豆生产用工同比增长65.5%/hm2。生产利润率方面,大豆的利润率略低于玉米的利润率3%/hm2左右。这些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