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穴诊断与治疗回顾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穴诊断与治疗回顾与发展

手穴診斷與治療的回顧與最新發展 1吳宏乾 2劉育祺 1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針灸科主任 2中國醫要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摘要 手部的,是藉由觀察手掌的氣、色、形態去了解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兩個基本要素「位」代表各臟腑器官在手上的相對應位置「相」就是指手的變化徵象局部和整體不管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關聯且會互相影響,一個局部全身的訊息全息定位經絡定位全息定位經絡定位現代醫學進步迅速,創造出許多精密的高科技檢查儀器,對於診察疾病有一定的敏感度及準確度,但有些儀器需花費許多時間檢驗或等待結果,而有些則是侵入性檢查,讓病患有極大不舒服感,甚則將有副作用產生,讓病患望之卻步,而錯失治療疾病的黃金時間。中醫診斷中,四診“望聞問切”為其核心,而手穴診斷疾病的方法,是望診的組成之一。《孟子告子下》:「有諸內,必諸外。」《靈樞?本臟》「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以表知裡。素問玉機真藏論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可知由人體的外觀就可判斷其身體的狀況;《難經?六十一難》:「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可知望診在診斷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手部的,是藉由觀察手掌的氣、色、形態去了解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兩個基本要素,為位與相「位」代表人體內各臟腑器官在手上的相對應位置,即為手穴圖;「相」就是指手的變化徵象,代表氣、色、形態的不同[1]。手穴在診治疾病有特點如下:(一)操作方便,易學易用;(二)便於治療,節省時間,經濟安全;(三)治病廣泛,見效迅速,便於推廣[2]。 手穴診治理論 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機體,局部和整體不管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關聯且會互相影響,內在器官組織的功能變化和組織結構改變都可以反應到相對應的體表外在表現,如《丹溪心法》中:「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中醫理論強調以宏觀、整體去了解、探求疾病的本質,若人體在整體上失去了協調,不僅會使得同一功能系統內的臟腑、組織、器官受到影響,連帶著不同功能系統的臟腑、組織、器官,根據陰陽五行理論,也因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係而受到波及,因此任何一個局部的變化,都可以當作整體失去協調的局部表現,而局部的表現和一定的經絡、臟腑有直接或間接的關連[3]。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1)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位在手的陽面,即手背,依次分佈在手背的橈側、中間、尺側。(2)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位在手的陰面,即手心,依次分佈在手掌的橈側、中間、尺側。經絡上有腧穴,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於人體表面流出匯聚的部位,而經絡的轉輸傳導功能的表現,大多由腧穴來顯現出[4]。在這六條經脈上的穴位共有24個是屬於手部的穴位,另外尚有51個經外奇穴,][5]。此外,現代研究發現手與頭部有相似的生物電特性從表皮電位看,由軀幹到頭部呈遞增,頭頂最高從臂到手也呈同樣的,手心電位僅次於頭部資訊最敏感的區位[]。手的解剖構造有指甲、皮膚、骨頭、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神經等,依據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肺主皮毛、心主血脈等中醫基礎理論,又心主神明可表現在手部的靈巧活動上,因此手和五臟聯繫豐富,再經由經絡和臟腑相連接,可充分表現出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2][5]。 生物全息律的想法和中醫學的整體觀念符合[7],《內經》中提到人體和三方面有相關性,即自然、社會和人體本身,如《靈樞?》:「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素問?寶命全形論》:「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異法方宜論》:「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說明人為自然和社會的縮影,?五閱五使提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捲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9]。前幾世紀所累積的全息思想D. Gabor發明光學全息術的影響,張穎清教授在1981年在《自然》雜誌生物全息律理論此理論和中醫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