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讲座天柱山禅意企业管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讲座天柱山禅意企业管理课件

第二節 建議 坐禪這項屬於東方人的智慧资源, 應該值得提倡!尤其在企業界的人才訓練方面,是一個低成本而高智慧的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分別對有學習坐禪者和一般人員(指無坐禪經驗的企業人士)做為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根據研究目的與需要,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測量工具共分為五部份,第一部份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份為情緒智(EQ)量表,第三部份為意識安定量表,第四部份為禪與EQ及經營管理量表,第五部份為EQ與經營管理量表。茲分別將個人基本資料與研究構面之量表建構敘述如下: 一、 個人基本資料(人口統計變項) 二、 研究構面之量表建構 本研究量表設計的步驟爲(1)決定量表設計編制的依據、(2)確認量表架構、(3)量表內容設計、(4)填答記分方式、(5)建立專家內容效度、(6)量表設計初步預試、(7)辨別力分析、(8)完成正式問卷形成、以及(9)信度分析等。量表設計流程如圖3-2所示。 第四節 量表設計及其信度與效度之檢定 一、 決定量表設計編制的依據 二、 量表架構 本研究的量表EQ部份根據 Goleman(1995)所提出之情緒智力(EQ)的構面為指標,並參考相關文獻的量表設計而產生本研究的情緒智力(EQ)量表,共分為七個構面,茲分述如下: 1、察受(認識)自身的情緒 2、 自我情緒控制 3、自我情緒管理 4、自我激勵 5、認知他人的情緒 6、同理心 7、人際關係的管理 意識安定量表,此項為瞭解學習坐禪者和一般社會大眾在意識安定方面是否有不同而設計,也就是說,探討禪修者之意識安定與情緒智力兩者間的心路歷程。 禪與EQ及經營管理量表,分為十個構面,即1、抒解壓力,2、工作倫理,3、自我管理,4、情緒管理,5、決策績效,6、健康促進,7、反應能力,8、組織溝通,9、企業領導,10、服務品質,依這十條推論而設計了十項問卷題目,以驗證禪與管理的關係,亦即以此量表瞭解學習坐禪者與沒有練習坐禪者的一般社會人士兩者是否有不同。 EQ與管理量表,分為六個構面,1、領導績效,2、組織溝通績效,3、獲利能力之績效,4、產品及服務品質績效,5、員工向心力績效,6、顧客滿意度績效。依這六條假設而設計出此六項問卷題目,以驗證EQ與經營管理的關係。 三、 量表內容設計 依據量表架構、參考相關文獻,編成EQ、意識安定、禪與EQ及經營管、EQ與經營管理量表(見附錄一),並進行題目辨別分析,而後編擬而成正式的“EQ、意識安定、禪與EQ及經營管理、EQ與經營管理量表”(見附錄三)。 四、 填答計分方式 本研究採Likert量表法設計,即五點加總量表的方式計算 五、 建立專家內容效度 六、 量表設計初步預試 七、 辨別力分析 八、 完成正式量表 正式量表分為兩種,一為一般人員的量表(見附錄二),一為有學習坐禪者的量表(附錄三), 兩者內容的差別是有學習坐禪者的填答部份分為學習坐禪前、學習坐禪後之自省式量表。另外一般人員的量表中沒有禪與EQ及經營管理量表。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一、 資料處理 二、 LISREL模式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適用對象方面 二、評量工具方法 本章主要的目的在調查坐禪者與一般人員之EQ及意識安定、EQ與管理、禪與EQ及經營管理的得分,並予以比較和檢定。 全章共分為九節,第一節為基本資料分析。第二節為坐禪者禪修前與一般人員之比較。第三節為坐禪者禪修前後之比較。第四節為坐禪者禪修後與一般人員之比較。第五節為人口統計變項輿EQ及意識安定的相關檢定。第六節為坐禪時間變項與EQ及意識安定的相關檢定。第七節爲 EQ與意識安定之相關分析。第八節為EQ與經營管理之相關分析。第九節為禪與EQ及經營管理之相關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表 4-3 本研究個人基本資料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以佛心驾驭欲望,以禅心修身养性 以佛心宽容待人,以禅心谨言慎行 以佛心保持平和,以禅心灵活应变 以佛心勤勉奋进,以禅心保持谦卑 以佛心赢取成功,以禅心化解失败 以佛心感受快乐,以禅心摒弃烦恼 以佛心度己自觉,以禅心度人觉他 以佛心看透世事,以禅心随缘而行 禅意管理 管理者应该将禅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