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才溪中学高三9月份质检地理试卷-中小学教育网.DOC

2005年福建才溪中学高三9月份质检地理试卷-中小学教育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福建才溪中学高三9月份质检地理试卷-中小学教育网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PAGE PAGE 1 2005年福建省才溪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份质检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工业建设规模 B.利用科技力量发展重工业 C.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的工业 D.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城市 2.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天山 3.下列地区中,具有“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气候特征的是 A.阴山地区 B.祁连山地区 C.雪峰山地区 D.横断山地区 4.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甲乙 丙右图1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后回答5-6题 甲 乙 丙 5.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乙区东西差异明显 C.丙区海拔较低,并有众多广阔的平原 图1 D.丙区与甲区、乙区的分界线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6.关于三大自然区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的人类影响最广泛、最深刻 B.乙区比甲区的人类影响大 C.甲区比丙区的人类影响大 D.人类对甲、乙、丙三区自然界均有影响,且丙区最大 7.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央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8.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的精确测算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9.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C.黄土高原被破坏较南方丘陵严重 D.黄土高原上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11.“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为茂密 C.原有林草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D.水土流失得到抑制 12.做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A.减少人口数量 B.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稳产高产田 C.发展当地的工业 D.停止露天开采煤矿 13.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及其成因,正确的一组是 = 1 \* GB3 ①炎热;②寒冷;③干旱;④湿润;⑤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⑥地处背风坡; ⑦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⑧风力很大 A.①⑥ B.②⑧ C.③⑦ D.④⑤ 14.常见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的地方是 A.塔里木河下游绿洲 B.呼伦贝尔草原及锡林郭勒草原 C.居民点、工矿区及交通线附近 D.科尔沁沙地 15.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B.消除贫困 C.营造防护林 D.迁移人口 16.在农牧交错地区进行农业开发,不得得造成新的草场破坏,下列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地区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秦岭 17.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加剧作用也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18.下列关于三峡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水库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在库区 C.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有利无弊 D.三峡工程对库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有百害而无一利 19.洞庭湖对长江起调节和补给的双重作用,以这种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下图2曲线最吻合的是 图2 20.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是由黄河冲积形成的坦荡低平平原 B.由冲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