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抓周Baby抓周VS大专生涯辅导工作-大冢资讯科技
正向信心?修練身心?學習用心?輔人熱心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 主講人:辛宜津 日 期:99/11/25 99年度青輔會南區年終成果分享 ~談生涯發展輔導師培訓方案 全模組試辦經驗分享 前言 人生第一次的生涯輔導 * 抓週 Baby抓週 V. S . 大專生涯輔導工作 * 主體性: 以 客體 → 當事人 為中心 輔導歷程: 幻想探索 → 洞察養成 → 行動實踐 連結性: 內在因素 → 知己知彼+環境關連因素 正修科技大學試辦CDF緣起 96年起推動職涯教練Career Coach輔導模式 1. 教師職涯輔導第二專長培訓 2. 一生四師 3. 就業力融入教案甄選展示 4. 出版「職輔18招教案手冊」 * 正修科技大學試辦CDF前置作業 99年青輔會CDF報告出爐,以行動研究支持 1. 本校爭取青輔會非正式授權同意試用。 2. 拆解八大模組教材→轉化實質授課內容 3. 獲第二、三公證單位同意認證研習時數 (正修科技大學、台灣諮商輔導學會繼續教育、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 4. 須自行籌措經費來源。 5. 力邀原教材作者(或經同意引用)進行授課。 6. 願提供未來結合考照之實務經驗分享 * 拆解八大模組教材→轉化實質授課內容 3 個產官學論壇 5 個實作工作坊 24個主題授課講座 期末繳交輔導案例習作 * 99年正修科大辦理CDF全模組經費概況 1..總經費需求:初估約須35萬元 經費細目: 講座鐘點費—226,800元 講師差旅費—48,000元 餐費、印刷費—31,200元 人事+場地成本—約40,000元 (假日辦理活動補休與水電支出) 青輔會研究報告與教材參考:無價 2.籌措經費來源: 正修科大執行專案:教育部98-99教學卓越計畫(80%) 教育部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經費(10%) 執行單位自籌吸收: (10%) 參與學員背景分析 模組學員背景 參與單位: 報名人數: 生涯發展輔導師培訓課程共90人報名,報名全模組者 共有41位 模組學員背景 身份別: 主題論壇&實作工作坊花絮 9/17生涯輔導機構資源運作整合產官學論壇 參加人次:共109人 CDF能力指標研究成果報告、產官學論壇 10/18產業新知融入大專生涯輔導教育論壇(一) 參加人次:共119人。 網路諮商、生涯資訊管理與諮商、國家產業發展趨勢、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 六大領域育才分組交流 10/25產業新知融入大專生涯輔導教育論壇(二) 參與人數:共111人 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人力資源理論與實務、生涯適應精進與轉折、生涯進展輔導 10/23生涯輔導技術實作工作坊(一) 參與人次:共104人。 測驗基本理論與常用技術、生涯輔導方案設計、生涯輔導方案執行與評估 參加人次:共110人 10/30生涯輔導技術實作工作坊(二) 晤談技術演練、生涯諮商技術、生涯諮商案例、生涯幻遊 參加人次:共36人。 11/06生涯輔導技術實作工作坊(三) 生涯彩虹探索量表、施測與解釋演練 參加人次:共117人 11/20生涯輔導技術實作工作坊(四) 生涯輔導常用測驗介紹、生涯興趣量表、職業組合卡 學員回饋與建議 學員回饋 1. 整個課程上下來,十分完整,從基本知能、理論、技巧、產業世界、倫理議題、實際的推廣,對生涯輔導有全面而完整的認識。 2. 透過課程的部分,有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職涯工作者,對於不同領域可以產生交流,並增進了解。 學員回饋 在實務工作上遇到瓶頸,在課程上課中,獲得新知,並且可以和他人討論,得到支持,可以再投入工作中。 產業界人士分享現實面,覺得非常的實用。 促進專業間的對談、交流的火花相當精采。 學員反應與建議 課程已實際完成一次,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是否可以依照相關背景以彈性調整課程,或用選修的方式(例:就業輔導人力,可以多上一些理論課程,較少的就業資訊部分;或針對某專業特定領域,如護校、軍校,發展特定課程。) 因為課程時數龐大且冗長,安排課程時會占用週間晚上或工作時間,精神上消耗頗大,且影響工作,需要請假。 學員反應與建議 4. 課程內容在編排上,因是從理論漸漸加深到實務,有時在切割上,會有重複的感覺,要如何能形成螺旋式課程,漸漸加深加廣,到最後能彙整產出學習成果,而非僅是重複性內容。 有些報名成員,表示十分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