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握固的养生功效
“握固”的养生功效
握固,是传统养生方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基本手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养生功法当中。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气功中,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五禽戏的“猿摘”以及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等均采用了这一手势。为何这个简单的拇指内握动作备受养生专家们的青睐?它到底有什么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呢?
1.握固的历史溯源
“握固”一词,出现的年代应当是很早的。在《老子》第五十五章记载:“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老子说,含德深厚的人,就好比是出生不久的婴儿……虽然他筋骨柔弱,但是他的拳头握得多紧呀!唐玄宗李隆基注解为“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大概古人看到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够紧握东西,又因为婴儿肾气充足,未知男女之事,小小根儿(生殖器)却一直翘起;整天号哭,喉咙却不会嘶哑,由此联想到“握固”应该是一个固护自身精气的好方法吧。将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的,是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导“握固守一”。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上也有介绍:“〈养生方〉导引法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法屈大拇指,着小指内抱之。”随后,道书《云笈七签》上记载:“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意思是说,握固之法,就好像关上房门一样可以静心安魂;同时握固可以固护精气,明目延年;整天进行握固,还可以辟邪防毒。可见,握固对于“精气神”的固守具有一定的作用。
2.握固的具体方法
对于握固的具体方法,许多养生功法书上都有记载。在《道枢?众妙篇》上说:“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 “握固”就是将左右手的大拇指掐在其它三个手指的掌指横纹上,或者是置于手心,用其余四个手指握牢,然后可以将左右手拄按在腰腹部或背部。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上记载:“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诸病源侯论》上说:“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苏沈良方》认为:“以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道门通教必用集》则记载:“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这些说法大同小异,都是将大拇指握在四指当中,不同之处在于大拇指尖位于哪个手指根部,有的认为是食指,有的认为是中指,还有就是无名指和小指。在四套健身气功当中提倡的握固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
3.握固在健身气功中的具体功效
从上述的前人记载来看,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摄精气。因此,可以认为握固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应当是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属性为木,主升发,能疏泄情志、调畅气血,其中肝经系统包括肝、胆、眼睛、筋、爪甲等组织器官。肝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侧旁。肾属性为水,主封藏,是生长发育之本,肾经系统包括肾、膀胱、耳朵、骨、头发等组织器官。肾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内侧。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平时互相协调配合,可以使人体精气收藏、气血布散,从而生命过程能够持续不断。在健身气功?易筋经中,“青龙探爪势”和“卧虎扑食势”均要求两手握固,收于腰间,紧贴“章门穴”(章门穴,足厥阴肝经穴位,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是脾的腹募穴,刺激这一穴位可以治疗肝脾不和引起的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痞块、黄疸等等)。这里的握固,一方面将拇指紧握在手心,能够使意识内敛、精神内收,从而有助于蓄积精气,为“青龙探爪”和“卧虎扑食”准备充足的内劲与气力。另一方面五指都屈曲用力,刺激了手部的筋骨爪甲。两拳按压两胁,既可护腰强肾,也按摩了两胁的肝胆经络。所以这两势动作中的握固有助于调肝补肾,可以使肝气疏畅,肾精固守。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猿摘”一势,采取握固手式来模拟猴子摘桃。虽然此处的握固动作时间很短,只在一瞬间动作转换了,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配合一次深呼吸,可以很好地引气归元、气沉丹田,填充肾精元气。另外,手式一松一紧的变化,也十分有助于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缓解精神紧张。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气力”是一势全面调理肝经系统的经典动作。当两手握固在腰间贴肋前送时,可以按摩腰腹两侧的肝胆经脉。冲拳怒目,体现了“肝主筋”、“肝开窍于目”的特性。转掌握固与收拳于腰间,则贯彻“肝属性为木”、“木曰曲直”的特点。还有,这势动作的腿部要求马步站桩,能使人强壮。因此,“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一势动作全面地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