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pptVIP

3-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表3-5 效能比方法进行努力量换算。(CPUE效能比法,标准努力量换算) * * 表3-6,3-7 产量效能比为基础,计算标准努力量。 * * 按1965-1979机帆船单位马力产量和木帆船单位吨位产量之间的效能比的平均数(1.3:1.41),将木帆船吨位数按1吨位相当于1.1马力转换成马力数,然后计算得1969-1979年历年以马力为单位的标准捕捞努力量单位数。 * * 三类拖网渔船在同一渔汛在a、b海区生产,其渔获量和投网次数如表所示。若以A类渔船为标准,估算B、C类渔船的标准捕捞努力量和各海区的总捕捞努力量。 习题三/1 类别 海区 渔获量(t) 投网次数 A a 1523 253 b 1865 296 B a 896 199 b 735 182 C a 356 45 b 1012 125 * 1976年我国的黄海鲱鱼渔获量为63,839t,拖网投网次数为14,250次,渔获1,106,256箱(每箱20kg)。如果拖网投网次数100次为1标准捕捞努力量单位,估算1976年的总捕捞努力量。 * 渔船吨位数 1973 1974 1975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10-39 150 800 50 400 45 300 40-59 330 600 200 700 250 600 60-79 290 400 260 600 330 600 80-99 170 200 160 300 365 500 总计 940 2000 670 2000 990 2000 * (1)计算各年份各吨位级的CPUE和各年份整个拖网船队的CPUE,并说明各年份各吨位级CPUE相对于1973年的百分比数值。 (2)以40-59吨级为标准,求各吨级的捕捞能力(效能比)。然后以40-59吨级作业天数为标准单位,计算各年份的总捕捞努力量。用总渔获量除以标准化后的总捕捞努力量计算各年份的CPUE。 (3)计算相对于1973年的各年的捕捞死亡系数和资源量(以百分比表示)。 * 在a海区,B类船为148网次,C类船为59网次,总共为461网次。在b海区,B类船为116网次,C类船为160网次,总共为573网次。 1976年的总捕捞努力量为411标准捕捞努力量单位。 * 船吨位级 1973 1974 1975 10-39 0.187 100 0.125 67 0.15 80 40-59 0.55 100 0.285 52 0.417 76 60-79 0.725 100 0.433 60 0.55 76 80-99 0.850 100 0.533 63 0.73 86 平均 0.470 100 0.335 61 0.495 79 1973 1974 1975 捕捞努力量 1709 2090 2265 CPUE 0.55 0.32 0.437 捕捞死亡率 100 122 133 资源量 100 58 79 * 生产性时间: (1)在渔场探测鱼群的时间; (2)操作渔具捕鱼的时间。 典型代表:捕鲸和底拖网。 围网:捕捞操作时间或是探索时间?或两者兼而有之?基本单位:用天数或小时表示的在渔场的时间。 延绳钓、刺网这类网具,同拖网有相似之处,6h12h2*6h。基本单位:敷设渔具套数。 * 在大多数渔业中,用以测定捕捞时间的方法有:捕捞小时、投网次数、拖曳次数、敷设组(套)数、作业天数、在渔场天数、离港天数和航次数。 * 二、 捕捞能力(fishing power) 某一特定渔具的捕捞能力,是指从给定的鱼类密度中在单位捕捞时间中所获得的渔获量: (1)渔具作业的活动范围,在该范围内鱼类都易遭捕获(以a表示); (2)在该水域范围内实际被捕获鱼的比例(以p表示)。 如果鱼类和捕捞作业都是随机分布,则p*a/A是捕捞死亡率的直接量度。 * 捕捞技术的改进:例如围网渔船中采用高速船、大型网具、先进的探测设备。 对于定置渔具如陷阱网、延绳钓等,捕捞能力的变动并无重要意义:笼数或钓钩数等乘以一个相应的捕捞时间。 对于许多主动性较大的渔具,如拖网、围网等的捕捞能力多半是随着渔船或渔具的改进而发生变化。在拖网渔业中:吨位*小时。 效能比。 * 三、 捕捞作业的分布 由于在渔场中鱼类资源分布并不均匀,渔船作业分布也不均匀,除调查船外,一般渔船均在高产的中心渔场作业,即在资源的高密度中心进行捕捞。 先进的通讯导航和探鱼仪器。 ?一般渔船的CPUE是加权平均密度,它高于真正平均密度。 * 假设某渔场有三个面积相同的渔区,CPUEA=1t/网次,CPUEB=4t/网次,CPUEC=10t/网次。三个渔区的作业渔船分别为10、20、50艘,分别投网40、80、200网次。假设这80艘渔船的捕捞能力已经过标准化修正。 * 由于作业渔船总是集中在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