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行为及人格》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社会行为及人格》课件

儿童的社会行为与人格培养;罗森塔尔效应;第一部分 婴儿的社会行为和人格;第一单元 婴儿的气质类型;(二)从适应维度划分 1、容易抚养型 生活规律,易适应新事物,反应积极 2、抚养困难型 生活规律性差,难适应新事物,对新刺激消极被动,负面情绪多 3、发展缓慢型 适应环境缓慢,对新事物反应消极,情绪常不愉快。但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会缓慢活跃起来;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三、婴儿气质与教养的关系;第二单元 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四、分离焦虑; 案例:头撞地板的1岁半男孩小西;第三单元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 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安全,能在陌生情境中积极探索。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没有强烈不安 2、回避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母婴之间并未形成亲密感情联结 3、反抗型 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后,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爱抚,矛盾,焦虑 案例:爱哭、爱生气、爱打妈妈的女孩妞妞;三、依恋的长期影响;第四单元 婴儿自我的发展;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两周岁前后),表现: 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 能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第二部分 幼儿的社会行为和人格;(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1、男女儿童对服装和玩具的爱好 案例:喜欢裙子的男孩 2、对游戏活动倾向性 案例:躲在墙角玩蚂蚁的冬冬 3、对学习和活动的兴趣 案例:不喜欢数字的小姑娘;(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1、注意能力 2、记忆能力 3、言语表达能力 4、艺术能力;(四)最初的性格特点表现 1、合群——孤僻 2、乐于分享——自私冷漠 3、自信勇敢——自卑怯懦 ;二、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三部分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 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半途而废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 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 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 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 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5.富于同情心 乐于帮助别人 乐于关心别人 常表现出“利他”和“亲社会”的行为。;6.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 尊重别人 能与别人和睦相处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第四部分 儿童各类心理现象及解读 第一单元 儿童的恐惧;儿童恐惧的阶段性特点;6-9个月 婴儿期,对于新奇刺激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 1、婴儿所熟悉的人是否在场 2、与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 3、所在的环境是否熟悉 4、以往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 5、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 6、婴儿个性特征 7、陌生人的特征 8、陌生人接近婴儿的方式等; 12-24个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 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 年龄 过去的分离经验 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 认知水平 性格特点 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2岁——6岁   此阶段,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 恐惧内容: 1、独处 2、黑暗 3、死亡 4、绑架者及抢劫者。 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第二单元 儿童的胆怯;;二、胆怯的表现(5) 1、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躲在角落里,被家长叫出来也躲躲闪闪; 2、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也难开口,声音细小,匆匆结束; 3、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总说害怕; 案例:害怕孤独的小洁;4、不敢一个人离开房间,例如上厕所; 案例:不敢独自上厕所的小雨 5、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负的时候大声讲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回家哭个没完;三、如何克服胆怯 1、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不要对自己害怕的事物大惊小怪 2、不要过分宠溺——让孩子放手做事 3、不要操之过急,指责批评孩子 4、给与足够的鼓励和表扬 5、多提供孩子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多参加游戏;第三单元 儿童的爱心;二、缺乏爱心的原因 1、父母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宝宝独享 2、从不要求宝宝关注他人的需要 3、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三、培养爱心的方法 1、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2、引导孩子关爱周围人 3、父母以身示范;第四单元 儿童的责任心;二、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1、父母大包大揽,不给孩子机会 不会穿鞋的牛牛 2、父母的榜样示范 学妈妈乱丢垃圾的小鹏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