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影像诊断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髓炎影像诊断ppt课件

骨盆骨髓炎 病例讨论 男, 19岁,前臂疼痛1月余 不典型骨髓炎 不典型骨髓炎不典型之处 1、一般无急性感染或感染不明显。 2、不明显的中毒症状多数表现为低热,局部轻微疼痛或压痛。 3、实验室检查血象不增高或稍增高, 血沉不快或稍快。 4、影像学主要有骨膜反应性增生不明显, 骨质破坏局限, 少有死骨形成。 5、需要手术探查或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不典型骨髓炎病因分析 1、这类感染可能是毒力较弱的化脓菌所致,如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链球菌等。 2、抗菌素不能完全替代手术病灶清除。滥用抗菌素所引起细菌;耐药性已引人注目, 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高达以上。 3、机体抵抗力抗菌素只能杀灭或抑制繁殖状态的细菌, 而静止状态的细菌却需要机体细胞的吞噬。当人体低抗力与致病菌相抗争, 机体不能完全控制感染的时候, 加之上述两条原因, 也可引起不典型的骨髓炎病理变化过程。 X线、CT和MRI评价 X线检查 X线平片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对病变整体观察和清楚显示骨膜,且诊断经验较成熟,应作为疑诊骨髓炎,特别是四肢骨骨髓炎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CR和DR的应用,使X线平片的优势更加突出。 CT检查 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无组织重叠,可发现平片难以显示的骨质破坏、硬化、脓腔、死骨、气体、窦道、周围软组织异常。 一方面,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另一方面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因此,对早期及平片可疑的骨髓炎病人或明确有无死骨和脓肿形成时可选择CT检查。 MRI检查 骨髓炎的MRI的基本序列是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 FSE T2加权脂肪抑制像或STIR像对显示髓内和软组织病变非常敏感。 轴位像对观察髓腔、皮质、骨膜下和骨外病变的解剖细节较好。 冠状位和矢状位对制定活检、引流或清创计划很有帮助。 与X线平片、ECT和CT 相比,MRI的价值在于明确: 1、早期病变的存在。 急性骨髓炎早期,MRI检查可替代ECT和X线平片。 2、软组织病变是否累及骨骼。 病变早期,MRI可区分骨髓炎和单纯软组织感染。后者,治疗上仅短暂应用抗生素即可。 3、骨骼和/或软组织内脓肿的确切部位和范围。 平片或ECT所显示的局限性病变对常规治疗无效,需要手术者,行MRI检查可确定脓肿部位和范围,指导活检或清创。 鉴别诊断 白血病骨浸润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 (purulent osteomyelitis) 化脓性骨髓炎是至涉及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感染途径: 1、血源性感染; 2、创伤性感染; 3、蔓延发生感染。 1、血源性感染 发病前大都有一个未曾正确处理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疔痈、扁桃体炎等。 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骨组织而发生骨髓炎,临床上称为血源性性骨髓炎。 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占骨髓炎约51%。   (2)创伤性感染:如刀伤、弹伤、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或关节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等情况,病原菌直接由伤口侵入骨组织,引起骨髓炎。临床上称为创伤性骨髓炎,约占33.3%。 (3)蔓延发生感染:即直接由邻近的化脓病灶蔓延到骨组织而引起骨髓炎,如指(趾)端感染引起的指(趾)骨髓炎。临床上称为感染性骨髓炎,约占15%。 病理:以血行感染为例说明 致病菌经血行进入营养血管及骨髓腔,由于长管骨的干骺端毛细血管呈环状排列,血流缓慢,细菌栓子易停留在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引起炎性改变,逐渐形成许多小脓肿,破坏骨小梁。 脓液可突破骨皮质而在骨外膜下扩散,还可向骨髓腔蔓延并在该处形成脓肿。 脓液对骨膜有刺激及破坏作用而产生骨膜增生。 病理:以血行感染为例说明 由于炎症使血管栓塞或脓液将骨膜抬起,都可使所供应骨质的血液断绝而坏死,形成死骨。 骨膜反应虽然可使骨膜增厚,但仍可被脓液侵蚀、破坏、形成窦道,小死骨及脓液都可经窦道排出。 总之,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过程中,骨质破坏与增生同时存在,急性期以骨质破坏为主,慢性期则以骨质增生为主。 临床表现 发病:好发于青少年,以男性居多,多见于长骨,发病率依次为胫骨、股骨、肱骨、桡骨。 症状及体征:发病多突然,急性期可有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