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建筑内部热供应系统.ppt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为调节平衡热水管网的循环流量和检修时缩小停水范围,在配水、回水干管连接的分干管上,配水立管和回水立管的端点,以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每一用户或单元的热水支管上,均应装设阀门,如图7-38所示。 图7-38 热水管网上阀门的安装位置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图7-39 热水管网上止回阀的位置 热水管网在下列管段上,应装设止回阀,如图所示。 (1)水加热器、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上,防止加热设备的升压或冷水管网水压降低时产生倒流,使设备内热水回流至冷水管网产生热污染和安全事故。 (2)机械循环系统的第二循环回水管上,防止冷水进入热水系统影响配水点的供水温度。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1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3)冷热水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上,防止冷、热水通过混合器相互串水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为计量热水总用水量,应在水加热设备的冷水供水管上装设冷水表; 对成组和个别用水点可在其热水供水支管上装设热水水表。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及维修的地方。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 7.4.2 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 热水供应系统中的水加热设备、贮热水器、热水箱、热水供水干、立管,机械循环的回水干、立管,有冰冻可能的自然循环回水干、立管,均应保温,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介质传送过程中无效的热损失。 热水供应系统保温材料应符合导热系数小、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重量轻、没有腐蚀性、易于施工成型及可就地取材等要求。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2 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 保温后允许热损失值(kJ/(h·m)) 表7-6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2 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 热水配、回水管、热媒水管常用的保温材料为岩棉、超细玻璃棉、硬聚氨酯、橡塑泡棉等材料,其保温层厚度可参照下表采用。 管道直径 DN(mm) 热水配、回水管 热媒水、蒸汽凝结水管 15~20 25~50 65~100 100 ≤50 50 保温层厚度(mm) 20 30 40 50 40 50 热水配、回水管、热媒水管保温层厚度 表7-7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2 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 蒸汽管用憎水珍珠岩管壳保温时,其厚度见下表。 水加热器、开水器等设备采用岩棉制品、硬聚氨酯发泡塑料等保温时,保温层厚度可为35mm。 管道直径DN(mm) ≤40 50~65 ≥80 保温层厚度(mm) 50 60 70 蒸汽管保温层厚度 表7-8 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4.2 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 管道和设备在保温之前,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保温材料应与管道或设备的外壁紧密相贴密实,并在保温层外表面做防护层。 如遇管道转弯处,其保温应做伸缩缝,缝内填柔性材料。 第7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7.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7.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7.5.1 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建筑高度高、热水用水点多等特点,如果选用本章7.1.3所述一般建筑的各种热水供水方式,则会使热水管网系统中压力过大,产生配水管网始末端压差悬殊、配水均衡性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虽然可选用耐高压管材、耐高压水加热器或减压设施加以解决,但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管道和设备投资。 因此,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和节省投资,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必须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 7.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7.5.2 技术措施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分区的范围,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各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设专管供应,以保证系统内冷、热水的压力平衡,便于调节冷、热水混合水嘴的出水温度,也便于管理。 与给水系统相同,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用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 7.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7.5.2 技术措施 但因热水系统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由同区给水系统供应,水加热后,再经热水配水管送至各配水水嘴,故热水在管道中的流程远比同区冷水水嘴流出冷水所经历的流程长,所以尽管冷、热水分区范围相同,混合水嘴处冷、热水压力仍有差异,为保持良好的供水工况,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