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4.喉罩植入术 喉罩较之面罩是一种更安全的通气道, 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普遍认为插喉罩比气管内插管技术更容易掌握,它可以在平卧和侧卧的状态下成功置入。当气管插管失败时,喉罩可以作为一种后备气道用具。 喉罩与面罩 气道维持更加容易 麻醉气体渗漏量减少,污染减少. 易出现食道返流 对咽部持续压迫,导致食道下段括约肌(LOS)反射性松驰 不需要使用喉镜 插入技术简单易学 避免误插入食管 插入和病人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少麻醉需求(无需肌松剂) 减少苏醒期咳嗽 术后咽喉疼发生率明显降低 喉罩比气管插管的优势 (二)氧疗和人工通气 (breathing , B) 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如果有氧气,可给与高浓度或100%氧(FiO2=1.0)。一旦患者出现ROSC,应调解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94%,避免体内氧过剩。 心肺复苏过程中,应避免过频过多的通气,防止过度通气。 在已经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的双人CPR中,通气频率为8~10次/分,即每6~8秒钟通气1次,且不用考虑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同步。 1)体位:病人仰卧于硬木板床上,勿与金属导电物相接。取下假牙,松解衣扣与腰带。非操作人员远离床边。 2)打开电源,选择除颤方式 3)涂导电糊: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膏,用一定压力紧贴胸壁 4)充电:单相波形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360J,双相波电除颤:首选150-200J。 分类 发放电脉时间 适应症 非同步 立即放电 心脏骤停(室颤、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 同步 与R波同步 房颤、房扑;心动过速(室性和室上性); 2)打开电源,选择除颤方式 3)涂导电糊: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膏,用一定压力紧贴胸壁 4)充电:单相波形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360J,双相波电除颤:首选150-200J。 返回 5)放置电极片: 前尖位: 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6肋间(心尖部)。 前后位:一块电极板放在左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右缘3~4肋间水平。 尖后位:一块放于心尖区,另一块放在右背后右肩胛角(适用于有胸部装有永久起搏器) * * 6)除颤时禁止所有人员接触病床。 7)再次观察心电示波,同时按下放电开关。 8)整理用物:将电极及患者皮肤上的导电膏擦洗干净。物品归原位。 (4)电复律流程 除颤注意事项 1.除颤前识别心电图类型,一般情况下,心搏骤停选用非同步电除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选用同步电除颤; 2.两个电极板位置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至少10cm。 3.导电糊涂抹均匀,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cm。 4.电极板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应保持干燥,避免灼伤。 5.放电前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简化的成人BLS流程(非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 人工通气 分析心律 胸外按压 (30:2) AED到达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继续 5个周期CPR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 可以除颤 不可除颤 (二)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瞳孔:大----小 面色及口唇:红润 颈动脉搏动:出现 神志:眼球活动,反射出现,抽搐 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出现,但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 (三)注意事项 按压者的更换——10秒内完成 预防胃胀气——吹气时间要长,气流速度要慢,从而降低最大吸气压 心肺复苏的终止 心肺复苏的终止 1.院前心肺复苏的终止: 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抢救小组接手。 施救者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处在对自身产生危险的环境中或者继续复苏将置其他人员于危险境地时。 发现提示不可逆性死亡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确认为明显死亡的标准或符合复苏终止的规则。 复苏终止的规则: 非院前急救人员或现场施救者见证的心搏骤停。 经过3轮(每轮5个30:2周期)的心肺复苏没有恢复自主循环。 没有除颤指征。 2.医院内心肺复苏的终止 院内终止复苏的决定由医生下达,做决定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心搏骤停时有无目击者、CPR时间、心搏骤停前状态,以及复苏过程中是否出现过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 ROSC)。 3.临床死亡的标准 患者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无自主呼吸。 无循环特征,无脉搏,血压测不出。 心肺复苏30分钟后心脏自主循环仍不恢复,心电图为一直线(三个以上导联)。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