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肌梗塞》ppt课件
2.适应证 (1)发病12 h以内,预期FMC至PCI时间延迟大于120 min,无溶栓禁忌证(Ⅰ,A); (2)发病12~24 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若无直接PCI条件,溶栓治疗是合理的(Ⅱa,C); (3)计划进行直接PCI前不推荐溶栓治疗(Ⅲ,A); (4)ST段压低的患者(除正后壁心肌梗死或合并aVR导联ST段抬高)不应采取溶栓治疗(Ⅲ,B); (5)STEMI发病超过12 h,症状已缓解或消失的患者不应给予溶栓治疗(Ⅲ,C)。 3.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包括: (1)既往脑出血史或不明原因的卒中; (2)已知脑血管结构异常; (3)颅内恶性肿瘤; (4)3个月内缺血性卒中(不包括4.5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 (5)可疑主动脉夹层; (6)活动性出血或出血素质(不包括月经来潮); (7)3个月内严重头部闭合伤或面部创伤; (8)2个月内颅内或脊柱内外科手术; (9)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对紧急治疗无反应]。 相对禁忌证包括: (1)年龄≥75岁; (2)3个月前有缺血性卒中; (3)创伤(3周内)或持续>10 min心肺复苏; (4)3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5)4周内有内脏出血; (6)近期(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7)妊娠; (8)不符合绝对禁忌证的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9)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10)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4溶栓药物选择 替奈普酶:30~5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体重60kg,剂量为30mg;体重每增加10kg,剂量增加5mg,最大剂量为50mg。 瑞替普酶:10U溶于5-10ml注射用水,2min以上静脉推注,30min后重复上述剂量。 阿替普酶:全量100mg 90min加速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5mg,随后0.75mg/kg在30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继之0.5mg/kg于60min持续静脉滴注。 一旦确诊,在救护车上进行溶栓治疗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但院前溶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急救车上有内科医生;良好的医疗急救系统,配备有传送心电图的设备,能够解读心电图的全天候一线医务人员;有能负责远程医疗指挥的医生。 目标是在救护车到达的30 min内开始溶栓。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尚难以达到上述要求,溶栓治疗多是在医院内进行。 表1不同溶栓药物特征的比较 6.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0%)。表现为意识状态突然改变、偏瘫、昏迷、头痛、恶心、呕吐和抽搐发作,高血压急症,部分病例可迅速死亡。 高龄、低体重、女性、既往脑血管疾病史、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是颅内出血的明显预测因子。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应立即停止溶栓和抗栓治疗;进行急诊CT或磁共振检查;测定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检测血型及交叉配血。 治疗措施包括降低颅内压;4 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的患者,推荐用鱼精蛋白中和(1 mg鱼精蛋白中和100 U普通肝素);出血时间异常可酌情输入6~8 U血小板。 7.疗效评估: 溶栓开始后60—180 min内应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抬 高和心律变化。 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 (1)60—90 min内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TnT(I)峰值提前至发病12 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 h内。 (3)2 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治疗后的2~3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三)PCI治疗1.直接PCI I类推荐: (1)发病12 h内(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证据水平A); (2)伴心原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12 h者(证据水平B); (3)常规支架置入(证据水平A); (4)一般患者优先选择经桡动脉入路(证据水平B),重症患者可考虑经股动脉入路。 Ⅱa类推荐 (1)发病12~24 h内具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证据水平B); (2)除心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前列腺癌常见其他治疗进展》习题答案.docx VIP
- 高一作文巧遇(2篇).docx VIP
- 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 VIP
-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最全PPT【45页】.pptx VIP
- 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应急预案.ppt VIP
-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原卷全解析版).doc VIP
- Toshiba东芝软水机TS10-01 TS15-01 TS20-01用户手册.pdf
- 娄景书(娄景书).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2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