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水文循与径流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水文循与径流形成

等雨量线法: ??? 根据流域及附近的雨量站观测的同一时段的雨量值,参考地形影响,类似绘制地形等高线那样,画出如图的雨量等值线图,然后量出相邻等值线间的流域面积 ,即可按下式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 ? Pi为相邻的2条等值线数值的平均数 等雨量线图 距离平方倒数法: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天气局提出的方法。该法将计算区域划分为许多网格,每隔网格均为一个矩形,网格的格点处的雨量用其周围临近的雨量站按照距离平方的倒数插值得到。 算术平均法最为简便,在区域面积不大,地形起伏较小,雨量站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下,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泰森多边形法也较为简单,精度一般较高但该法将各雨量站权重视为定值,而降雨空间分布复杂多变。另外,不管雨量站之间的距离远近,呈现线性关系不符合。 等雨量线法在理论上比较完善,但要求雨量站网密度高,而且需要绘制等雨量线,计算量大。 距离平方倒数法改进了站与站之间必须满足线性关系的假定,便于计算机处理,可以插补出每个网格点上的雨量。 各种面平均雨量计算方法的特点 2.4 下 渗 内容提要: 1、土壤水的形式、分布及特征 ? 2、下渗过程与计算 学习要求: 1、了解土壤水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2、掌握下渗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是陆地上普遍存在 的三种水体。在水文循环中,地表土层对降 雨起着再分配的作用。降雨降落到地面后, 有一部分渗入土层,另一部分形成地表水, 渗入土层的水量,一部分被土壤吸收成为土 壤水,而后通过蒸发返回大气,另一部分深 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下渗和土壤水运动是径流形成的重要环节。 包气带:指地面与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是包含有空气、水、土的三相系统,因此,称包气带。这里的水分,水文上称土壤水,水压力P小于大气压,为负压,P<0。 饱水带(饱和带):指地下潜水面下边的土层,土粒间的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故称饱水带。这里的水在水文上称为地下水,P≥0 2.4.1 土层中的包气带和饱水带 土壤中的“三相”关系 1、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 土壤水是指吸附于土粒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按受分子力、毛管力、重力作用,分为以下4种形式: 吸湿水:被分子力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也不能为植物利用的土壤水分。 薄膜水:被剩余的分子力吸附在吸湿水层外的水膜,这部分水可从薄膜厚的地方缓慢地流到薄膜较薄的地方。 毛管水:土壤孔隙中被毛管力所吸持的水分,不能在重力作用下流走。 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流动的土壤水,是地下水的来源。 2.4.2 土壤水 2、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常数 ??? 土壤含水量是指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多少,常用单位土壤体积内包含的水体体积、或包含的水体质量来表示。水文上还常用包气带土层的含水量折合为水深(㎜)来表示,称土壤蓄水量。采用某些特征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来反映它们的变化特性,这些特征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最大吸湿水量:在饱和空气中,干燥土粒能够吸附的最大水量。 最大分子持水量:土壤分子力所结合水分的最大量,薄膜水厚度达最大值 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植物根系的吸力约为15个大气压,对于土粒吸附的吸力大于该值的水分,植物则无法利用。当土壤水分低于这时的含水量时,植物将缺水而凋萎死亡,该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毛管断裂含水量:湿润的土壤逐渐干燥时,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毛管断裂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低于该值后,土壤中的水分只能以水汽和薄膜水的形式向蒸发面运移。 田间持水量:土壤能够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最大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这时继续下渗的雨水,将补给潜水,形成地下径流。 饱和含水量:土壤中的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情况下的土壤含水量。 ?1、下渗的物理过程 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非常干燥的土壤,在雨水供给充分的条件下,下渗过程将经历以下3个阶段: 渗润阶段:入渗初期,吸湿水尚未得到满足,在强大的分子力吸引下,雨水迅速下渗,使初期具有很大的下渗率。当入渗使土壤达最大分子持水量时,这一阶段结束。 渗漏阶段:入渗的雨水,主要在毛管力、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作不稳定运动,直到土壤饱和,毛管力消失。这一阶段下渗率变化很大。 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稳定流动,这时下渗以稳定下渗率进行。 2.4.3 下渗 2、下渗曲线与下渗方程 下渗的快慢以下渗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渗入单 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为下渗率。充分供水条件 下的下渗率为下渗能力。 下渗曲线确切地说,应称下渗能力曲线, 指地面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率随时间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