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刑法学总论试卷E卷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科技学院二○一 ○ 年 上 学期期末考试 法学 专业 2011 年级 刑法学(总论) 试题 考试类型:闭卷 试卷类型:E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2、下列哪一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 A.外国人乘坐中国公共汽车进入外国领土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下列关于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客体同犯罪对象都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B.针对同一对象的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犯罪客体也是相同的 C.每一种犯罪行为,只能侵犯某一种犯罪客体 D.犯罪客体决定着犯罪行为的性质 4、甲男与乙女系恋人。一日,甲乙二人在河边放牛、嬉戏。甲将乙扶上牛背,并有力拍了牛背一巴掌。牛受到惊吓,竟然向河里跑去,导致乙被淹死。对于乙的死亡,甲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姜某(男,16岁)为了玩电脑游戏,于某天下午潜入陈某家,趁陈某外出的时候将其手提电脑偷走。回到家中,立即用该电脑进行联网打游戏。姜某的父亲回家,看见手提电脑,心中疑惑,在其追问下,姜某只有告诉父亲电脑的来源。在父亲的批评教育下,姜某又将电脑送回了陈家。陈某对发生的这一切一无所知。姜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构成犯罪预备 B.构成犯罪中止 C.构成犯罪未遂 D.构成犯罪既遂 6、甲出于杀人的故意,用管制刀具连捅了被害人乙20多刀,然后扬长而去。3小时后,甲突然想起作案工具还在现场,于是回去取凶器。到现场后,发现乙竟然还没死,但情状已经十分可怜。甲动了恻隐之心,将乙送到医院抢救过来。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杀人罪(中止) C.故意伤害罪(既遂) D.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伤害罪(既遂)并罚 7、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 A.只能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只能是间接故意 8、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一项理解是正确的?( ) A.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 B.“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强奸、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应适用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 C.由于特殊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这种犯罪一旦着手实行便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当允许防卫时间适当提前,即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处于预备阶段时,也应允许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D.由于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可以杀死不法侵害人,所以,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结束后,当场杀死不法侵害人的,也属于特殊正当防卫 9、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10、下列关于共犯人的表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表述?( ) A.在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 B.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首要分子也不一定是主犯 C.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文档评论(0)

开心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