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制内学-消化性溃疡
八年制内科学-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或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 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 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GU和DU。溃疡的胃或十二指肠壁缺损超过黏膜肌 层,有别于糜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Kpyfori)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摄入,特别是前者,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病因。
【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瘍是全球性的多发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患病率存在很大差异。本病在我国 人群中的患病率尚无确切资料,有关资料主要来自门诊、内镜检查或住院病例,不能代表一般人群中 的患病率。据国外资料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20世纪70年代以来,消化性 溃疡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
不论是GU还是DU均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DU为4.4?6.8 : 1,GU为3.1?4.7 : 1。在 消化性溃疡中,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为1.5~5.6: 1,但在胃癌高发区则GU所占比例增加。溃疡 病可发生在不同的年龄,但DU多见于青壮年,而GU则多见于中老年,前者的发病高峰一般比后者 早10?20年。自80年代以来,消化性溃疡者中老年人的比率呈增高趋势。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十二指肠黏膜除了接触有强侵蚀力的高浓度胃酸和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外,还可受到微 生物、胆盐、酒精、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在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能够抵御这些侵 袭因素的损害作用,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屏障、丰富的血流、上皮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
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aggressive factors)与黏膜自身防御/修
复因素(defensive/repairing factors)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这种失平衡可能是由于侵袭因素增强,亦 可能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两者兼有之。GU和DU在发病机制上有不同之处,前者主要是防御/ 修复因素减弱,后者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群,即患者之 间溃疡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可不相同。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砂^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澳大利亚学者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 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1. 临床观察证据
(1)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H.pybri检出率高:DU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为90%?100%, GU 为 80%?90%。
(2) //./77^7_感染者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前瞻性研究显示,10年中约15%?20% 的H.pybri感染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3) 根除Kpylori可促进溃疡愈合:根除H.pyhri而无抗酸分泌作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愈合溃瘍; 常规治疗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溃疡(refractory ulcer),在有效根除KpyloH治疗后,得到痊愈;应用高 效抗Kpybri方案治疗2周,随后不再给予抗溃瘍治疗,疗程结束后2~4周复查,溃疡愈合率可与常 规抗酸分泌剂连续治疗4~6周的愈合率相当。
(4) 根除Kpylori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用常规抗酸分泌剂治疗后愈合的溃疡,停药后溃疡年复 发率为50%?70%。根除汉可使DU、GU的年复发率降至5%以下。此外,根除?还可 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率。
2, 感染致溃疡的机制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上皮(胃和有胃化生的 十二指肠)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黏膜的防御/修复功能。另一方面,H.pybri感 染可增加胃泌素(gastrin)释放和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造成 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和溃疡形成。
(1) 损害局部黏膜防御/修复御咖的毒素、有毒性作用的酶和Hpylori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 均能造成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损害。Kpylori空泡毒素A(Vac A)蛋白和细胞毒相关基因A(CagA) 蛋白是其主要毒素。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除了对其有保护作用外,还能直接和间接造 成黏膜屏障损害。Kpylori的黏液酶降解黏液,促进H+反弥散;其脂多糖可刺激细胞因子释放;其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共4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抖音短视频创业合伙协议(二人合伙 一方运营 一方出镜)避坑版.docx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pptx VIP
- 2025国家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 VIP
- BG-V3-D37-2012-0003 电气拆车报告.pdf VIP
- BG-V3-D36-2011-0001 按钮操作力测量报告-V2.docx VIP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docx VIP
- BG-V3-D37-2012-0002 动作电流测量报告.doc VIP
-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19张ppt+1视频)(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