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ppt课件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ppt课件绪论

心理学 主讲教师:涂勇;自我介绍; 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本章概要:;引言:科学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摩羯座~性格特色;;关于星座的科学研究;引言:科学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引言:科学心理学和民俗心理学;准备学习心理学;给心理学家画像①;实验对象在进行“脑电波”记录测试 ;给心理学家画像②;沃玛寺迷宫(一)——《传奇》;给心理学家画像③;给心理学家画像④;给心理学家画像⑤;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现象;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心理过程(process) 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例如:智力发展的时间规律 心理结构(structure) 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例如:自卑现象与生理缺陷或家庭结构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三、普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认知;情感;动机;人格; 意义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科学地位 中间学科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与思辨相对 发展性原则 与静止相对 系统性原则 与单一相对;三、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适用条件: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 难以重复验证 难以精确分析 研究现象没有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悠久的历史;亚里斯多德;中国古代;;笛卡尔;;;短暂的现在;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Wilhelm Wundt 1832--1920;冯特的生平: ;;;课后阅读: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详解;(一)功能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二)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人类行为模型:刺激S-反应R   1 环境决定论:   2 教育万能论:;;(三)格式塔心理学;;;;;;;;(四)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其曾祖父叫埃弗莱姆,而他的祖父叫斯洛莫。他的祖父在弗洛伊德出生前夕,即一八五六年二月离开了人世。所以,当弗洛伊德出生时,作为对他的祖父的纪念,他的犹太名字也叫斯洛莫。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可布·弗洛伊德于一八一五年生于德国加里西亚的狄斯门尼兹。雅可布是毛织品商人,但他手中只拥有微薄的资本。 一八五五年,四十岁的雅可布·弗洛伊德同比他小二十岁的犹太姑娘阿美丽·娜丹森结婚。次年,即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生平介绍 ;;;;;;;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1潜意识存在的证据 :歇斯底里hysteria              2了解潜意识的内容的途径  梦 过失行为 自由联想 催眠;二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快乐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超我 理想道德原则 三 人格发展理论 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四 对教育的启示;(五)人本主义心理学;我喜欢不断的开垦 荒地,而不是从旁 边走开,我喜欢发 现,而不是去改进 马斯洛;马斯洛的生平介绍;;;;;;;马斯洛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它们是人类无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与弗洛伊德相反,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极易受到无视和压抑。它们不是丑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 ?;;???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们需要食物、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气。 只要这一需要尚未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把所有其他需要推到后面去。 ????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它在儿童或精神病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就出现了。马斯洛认为弗洛伊德把爱情说成来自性欲是个极大的错误,性是纯生理需要,而爱 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缺乏爱“就象缺乏盐或缺少维生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