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资料】《地质灾害治条例》等法规规章讲稿
5-3、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以公里建设为例:一是要说明路基工程边坡(天然、人工)的稳定性,重点是人工挖方、填土形成的边坡;二是桥头边坡、隧道口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三是整个线路在开挖方堆渣、弃土引发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评价。 本章也应有小结,对预测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地段和隐患点应特别提出,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6-1、评估原则。考虑主要原则,突出那些主要灾害和危险严重的灾害,人员伤亡是首先要考虑的。 6-2、评估方法。采取什么方法来综合评估。目前多数单位采用半定量的打分方法来综合评估。在这部分要详细交待评估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各灾种的权重、赋值、划定标准等,应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值表;说明单元网格剖面的方法及原则,评价因子的确定、危险性大小判定标准。并把按每单元初评的结果用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来定性核正,划分出合理的危险性等级区段来(应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表,表中应有:区块号、位置、面积、地质环境条件、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危险性等级、场地适宜性评估等)。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6-3、评估结果。应对评估结果进行分区描述,分析其合理性。要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 6-4、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一般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地段,建设场地是适宜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段,经过适当的防御后,建设场地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地段,建设场地是不适宜的,只有对重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进行有效的防治后,建设场地才是基本适宜的。 本章应有小结,主要叙述综合评估结果和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并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防治要求。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7、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应以避让为主,预防为主,防治为主,不留隐患。 可分别按灾种和主要工程地段提出防治措施,强调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要强调监测与预报,最好是避让。治理工程也应从预防上做起,治理的则应采取先进的工艺方法、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施工队伍,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1)项目如何重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如何,确定的地质灾害评估级别。 (2)评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危险性、稳定性、危害程度。 (3)预测评估结果得出的主要隐患点、危险点。 (4)综合评估结果及建设场地适宜性。 (5)重要隐患点加强防治的措施建议。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8-2、建议。 (1)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加强那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建议; (2)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加强施工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隐患点的监测预报要求; (3)工程施工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建议; (4)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治理建议; (5)其它需要的建议。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 以下为附加内容 以下为附加内容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