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DL51903-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组审定稿20110508
DL/T 5190.3-××××
DL/T 5190.3-××××
PAGE VI
ICSCCS备案号:JXXXDL/T
ICSCCS
备案号:JXXX
TOC \o 1-2 \f \u 1 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190.3-XXXX
P 替代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Code for E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Section 3:Turbine Generator Unit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190.3-××××
PAGE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Code for E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Section 3:Turbine Generator Unit
DL/T 5190.3-2011
代替DL 5011-92
归口单位: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xxxx-xx-xx
中国电力出版社
××××年 北京
前言
本部分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发电机组篇)DL 5011-1992的基础上修订。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T5190共8个部分:
——DL/T 5190.1 第1部分 土建工程
——DL/T 5190.2 第2部分 锅炉机组
——DL/T 5190.3 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组
——DL/T 5190.4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DL/T 5190.5 第5部分 管道及系统
——DL/T 5190.6 第6部分 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
——DL/T 5190.7 第7部分 加工配制
——DL/T 5190.8 第8部分 水工结构
本部分是《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T 5190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本部分修订的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汽轮机本体、发电机和励磁装置、调节保安装置和油系统、汽轮机本体范围的管道、辅助设备、附属机械、桥式起重机、本体保温、化妆板、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启动、试运行、附录、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等。
本部分对以下主要内容进行了修订:
将本部分的适用范围由“单机容量为25MW~600MW,主蒸汽压力为3.4MPa~16.7MPa,主蒸汽温度为435℃~550℃的火力发电厂”调整为“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发电机组、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
增加了如下内容:
——汽轮机埋置垫铁和混凝土垫块安装的相关规定;
——大型弹性隔振基础安装的相关规定;
——大型无台板支撑低压外缸焊接组合、高压缸和中压缸整体供货机组以及液压盘车装置等1000MW级机组安装的规定;
——“四瓦块可倾瓦”和“六瓦块可倾瓦”径向轴承安装工艺要求;
——“金斯伯里(kingsbury)推力轴承”和“半环形推力瓦”安装工艺要求;
——汽轮机可调式汽封安装工艺要求;
——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的灌浆工艺及养护要求;
——电液调节和高压抗燃油管道安装规定;
——凝汽器不锈钢冷却管的安装工艺要求,以及空冷装置安装的工艺要求;
——空冷风机的安装工艺要求;
——空冷机组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和空冷系统的冲洗规定;
删除了如下内容:
——原规范中如石棉垫片、氟利昂气体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材料的相关规定;
——原规范中汽轮机仪表等内容。
本部分第3.3.5条第2款第3款、第4.1.5条、第4.1.6条、第4.9.3条、第5.1.11条、第5.3.7条第4款、第5.5.8条第1款、第5.6.9条第10款、第5.8.5条、第6.1.5条、第6.1.6条、第6.2.15条、第6.7.5条、第7.3.2条、第7.3.6条、第8.2.9条第1款第10款、第11.3.1条第9款、第11.9.3条第9款、第11.10.6条第1款、第11.10.8条第1款第2款中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由国家能源局归口管理、解释。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地址: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