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专题讲座ppt课件.ppt

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专题讲座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专题讲座ppt课件

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 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专题讲座;研究目的意义 ; 一、颈椎病、肩周炎属于疑难病范畴,治疗的方法较多,特效的方法没有,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疗程长、见效慢,治疗上治疗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给病人的生存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三、为探索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深入全军的2000多个连队治疗10万多部队训练伤,其中包括颈肩肘关节的软组织损伤。深入到西藏、新疆、内蒙、广西、黑龙江等广大农村、社区进行大面积义诊8万余人。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30年的门诊量超过60万人,其中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的病人超过20万人。;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 临床研究专题讲座; 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性变,临床表现是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属于祖国医学“肩痹”、“漏肩风”范畴。 ;一、肩周炎的病因 ; 肩周炎主要是指肩部关节囊、肌腱、肌肉慢性或受凉等原因引起的损伤,也可以因其他间接原因,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牵拉或撕脱而造成。它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充血、渗出、水肿或局部组织粘连等变化。 ;二、肩周炎的临床诊断 ; (一)局部疼痛:局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 (二)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旋、外旋受限。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 (三)肩关节怕冷:患者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 (四)肩关节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压痛。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小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 (五)肩关节肌肉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现出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 (六)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七)肩周炎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三、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一)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并能参加工作与体力劳动。 (二)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显著减轻,肩关节功能接近于正常。 (三)进步: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扩大。 (四)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疼痛未减轻,功能未改善。 (五)疼痛疗效评价采用VAS目视评价表(无0,轻度1、2、3、4,中度5、6、7,重度8、9、10,剧烈≥11)。 ;四、肩周炎的常规治疗; (一) 肩周炎的西医治疗 1、封闭:地塞米松+奴夫卡因。 2、麻醉下强行扳拉:臂丛实施麻醉后,通过手法达到肩关节功能的定位。 3、理疗 4、药物:神经抑制剂、镇静剂。; (二)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主要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方法有内服法、外敷法及理疗、针灸、推拿按摩等,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或专穴疗法。 ; 1、传统针灸:肩髎、肩髃、肩贞、臑肩、中府、孔最、曲池、天泉、尺泽。 2、传统推拿:正骨、按摩。 3、传统拔罐:局部定罐。 4、传统艾灸:局部循经取穴为主。 5、传统刮痧:局部刮痧为主。 6、传统中药:内服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