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课】发酵微生物与遗传育种
发酵微生物与遗传育种 郭德军 绪论 第一节 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第一节 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 工业微生物菌种特点: 1)在遗传上必须是稳定的。 2)易于产生许多营养细胞、孢子或其他繁殖体。 3)必须是纯种,不应带其他杂菌及噬菌体。 4)种子的生长必须旺盛、迅速。 5)产生所需要的产物时间短。 6)比较容易分离提纯。 7)有自身保护机制,抵抗杂菌污染能力强。 8)能保持较长的良好经济性能。 9)菌株对诱变剂处理较敏感而可能选育出高产菌株。 10)在规定的时间内,菌株必须产主预期数量的目的产物,并保持相对地稳定。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1、自然选育 2、诱变育种 :1927年,发现了X射线诱发突变。 3、杂交育种 4、代谢控制育种 5、基因工程育种 第一章 遗传物资的基础 第一节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育种的关系 第二节细胞分裂 第一节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育种的关系 一、细胞壁(Cell Call)与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关系 1、细菌细胞壁 G- 和G+,芽孢。溶菌酶 2、酵母菌的细胞壁 用蜗牛消化酶可以的到原生质体或子囊孢子 3、霉菌的细胞壁 用蜗牛消化酶可以的到原生质体 第一节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育种的关系 二、线粒体 线粒体DNA裸露,呈闭合环状。 三、细胞核与质粒 1.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 DNA裸露,呈闭合环状,单基因,高度折叠。 2.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 细胞通常只含有一个核;有的含2个至多个。核小体 ,基因重复较多。 3.质粒 限制性质粒和非限制性质粒 第二节细胞分裂 1、细胞分裂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筹三种形式。 2、有丝分裂是等分式的分裂,从而保证了性状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减数分裂这时在同原非姐妹单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产生遗传重组现象。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真核微生物的生活史 1、生活史指生物在生长发育一个循环周期中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主要指生物的二倍体与单倍体交替生存的改变。 2、真菌的生活周期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或准性生殖。酵母菌有两个类型生活史,第一类型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也可以双倍体形式存在。 第三节真核微生物的生活史 3、生活史与育种的关系 (1)获得单核细胞 (2)杂交育种 第二章基因突变 第一节 突变的分子机制 第二节 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第三节 突变体的形成 第一节 突变的分子机制 一、基因突变 (一)碱基置换:转换和颠换 (二)移码突变 (三)易位突变 二、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组变 (一)缺失和重复 (二)倒位和易位 第二节 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一、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一)同义突变和无义突变 (二)错义突变 (三)移码突变 二、突变型的种类 (一)形态突变型 (二)生化突变型 (三)条件致死突变型 (四)致死突变型 (五)抗性突变型 第三节 突变体的形成 一、突变体的形成过程 (一)诱变剂与DNA接触之前 (二)突变发生过程 (三)突变体的形成 二、突变的修复 (一)光修复(又称光复活作用) (二)切补修复 (三)重组修复 (四)SOS修复系统 (五)DNA聚合酶的校正作用 第三节 突变体的形成 三、实变的表型效应 (一)突变不改变遗传性状 (二)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型效应 (三)突变的表型与环境 四、表型延迟 (1)与诱变剂性质和细胞壁结构组成有关。 (2)当突变发生在多核细胞中的某一个核,该细胞就成为杂核细胞了,纯合需要时间。 (3)原有基因产物的影响。 第三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包括紫外线、X射线、r射线。快中子。微波,超声波、电磁波、激光射线和宇宙线等。其中对微生物诱变效果较好,应用较广泛的是紫外线、X射线、r射线和快中子。 物理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一、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 1、 物理诱变剂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主要是由高能辐射导致生物系统损伤,继而发生遗传变异的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 2、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根据辐射种类和微生物种类不同有所差异。 3、同一种辐射线对不同微生物的效应不一样,这与每种微生物修复系统的强弱有关。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二、辐射引起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1.微生物的遗传背景 :G+C%? 2.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3.可见光 4.细胞水分 5.温度 尤其对于电离辐射,较高温度能促进氧与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速与DNA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要比在缺氧条件下的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显著。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 (一)紫外线的诱变机制和DNA损伤修复 1.紫外线的诱变机制 有的是DNA与蛋白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pdf VIP
- 消防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细节详解.docx
-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学生版).doc VIP
- 2021届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doc VIP
- 上海市2020年上学期杨浦区市东中学高三物理期中试题.docx VIP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doc VIP
-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范文)与教育科研案例·批评中的教育艺术合集.doc VIP
- 6三维建模.6三维建模.ppt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2024年度-幼儿园《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PPT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