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学》笔记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 ?
第一章 绪论 ①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熟悉重要的中药炮制文献;③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第一节 概述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分三种商品形式:
│①中药材:中药的原药材;\ ②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 ③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
│┌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修事、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
│└“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
┌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雷 敩《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修事”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缪希雍《炮炙大法》 ┇炮炙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陈嘉谟《本草蒙筌》 ┇制造
◆中药炮制的起源: ┝李时珍《本草纲目》 ┇修治
┍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张仲岩《修事指南》 ┇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
┕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中药炮制发展
本草著作
作者
成书年代
学术价值
春秋战国~宋代
(B.C.744~A.D.1279)
炮制技术起始和形成
1《五十二病方》
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止出血者燔发”
2《黄帝内经》
\
战国至秦汉
①从中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治半夏”
②“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口父咀”~当时的切制饮片
3《神农本草经》
\
汉代
(东汉末年)
①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
②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③对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真伪鉴别有些概括
④书中总结了四气五味、七情配伍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4《金匮玉函经》
张仲景
东汉
①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②阐明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5《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南北朝(梁代)
(502-536年)
①第一次系统归纳炮制技术,说明了部分炮制作用
②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又创诸病通用药
③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
④记载了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等内容
6《雷公炮炙论》
雷敩
南北朝(刘宋)
①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载药300种
②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广泛运用辅料炮制药
《新修本草》
7《唐本草》
李绩
苏敬
唐代
(公元659年)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②全书54卷,载药850种,新增药114种
③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药学成就,图文对照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拾遗》
陈藏器
唐代 (741年)
①10卷,收载《唐本草》未载药物692种
②根据药效分列10类,成为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发端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8《证类本草》
唐慎微
宋代,金元时期
(1108年前)
①全书31卷,载药1746种,新增500余种
②集宋以前之大成,首创方药并收,有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③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9《太平圣惠方》
王怀隐
北宋 (99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t陈敏肾上腺病CT、MRI.doc
- Cyanex923与酸性膦酸萃取剂协同萃取Ce、性能研究.doc
- CT和MRI英文版).doc
- D612国寿团体医保险(门诊)D61条款.doc
- D614寿团体医疗保险(2007版)(门诊)605条款.doc
- DBJ-T14-081-2011建筑边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oc
- DB32T95-2006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doc
- DBJ1-30-2002《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全文.doc
- DBJ1BJ01-105-2006《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oc
- DBJ52-552008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