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研何氏“三贤”与李氏“四进士”
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地处岷江东支流茫溪河中上游的井研县,北连仁寿,东邻荣县,南界犍为、五通桥,西靠乐山市中区,西北与青神接壤,属盆中丘陵粮经区域县。井研因盛产盐(岩盐蕴藏量极为丰富),凿井开发井盐(其盐精美洁净)而得名。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犍为郡领武阳县,设铁官开发盐、铁,开凿第一批盐井名“井研”,后立井研镇仙井监。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蒲亭县辖井研镇;继后开发井盐增多;盐业兴旺。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废蒲亭县改置井研县。井研建县至今已一千四百多年;其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两度并入仁寿县。
井研县历来人文兴盛。史料载曰:“自文翁化蜀以来,井研重教兴学之风蔚然盛行,科甲蝉联,代不相借。素有‘地灵人杰’‘文献之地’美誉。”[1]在此基础上,历代县令与地方绅贤,大多重视建书院、办学堂,鼓励井邑子弟读书求学。《井研县志》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前代固多理学名臣,兴朝亦有垂勋硕辅,可谓人才辈济。”经考证现存史料,仅宋、明、清三朝代(其他朝代史料因兵燹被毁),井研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1人、进士42人(宋代状元1、进士24,明代进士14,清代进士4);举人117人(宋代57,明代42,清代18)。一个丘陵地区小县,能教化育出如此一批批及第之才,实属不易。这些学成或及第者,大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有的著书立说,成为国家级学术大师;有的成为政治家,为朝廷重臣和地方大吏;有的专注教学研究和讲学,服务桑梓。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县令奉省檄重筑县城墙(将原夯筑土墙改砌为石墙)时,特地将方形石板雕琢上各种带吉祥装饰的护墙式帽子,有如女士头上方巾,盖戴在城垛上,成为“城墙戴帽子”的特别景观,以此作为井研文风鼎盛之标志。
何氏一家三子,学高识博,均科甲及第,世称“三贤”。长子何栗(1089―1127),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进士第一。二子何棠,继长兄登第之后,于徽宗宣和登进士,官秘书丞。三子何炬,宋高宗时先中举人,后又登进士,为宣教郎通判。何氏“三贤”为井研学风文风的勃兴大增色彩,影响深远。状元何栗(),字文缜,井研仙井人。按,有报载何栗“仙井监”人,属仁寿,不确。《雍正井研县志》《嘉庆井研县志》两志均载:何栗,井研仙井人。《嘉庆井研县志》第93页载“明万历年间,井研知县杜如桂,合三忠四李,益以状元何栗像位设于左厅……”以供拜祀,可为史据。传说何栗出生时天空出现祥异。(参见《古隆州志》)《嘉庆井研县志》亦有记载:“何栗初度之辰,夜半红,雾亘天。”众云何家将出贵人焉!何栗少时,家境不宽裕。母亲杨氏,勤劳刻苦,会做面食,手艺精到,在镇上开一小面馆,所制“何郎挂面”名播邻邑和嘉州一带,且代代相传,成为井研的文化品牌。
据《宋史?何栗列传》及《井研县志》,何栗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2年)登金榜头名,时年37岁。他先后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京畿学事等职,性格秉直,忧国爱民,力主抗金。“徽宗曾数次咨访,欲委以重任,被权臣所阻,说何是苏轼同乡,宗其‘曲学’,不能重要,乃出知遂宁府。不久,又奉调回京,任御史中丞。任内,他上书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抗章不服。何又上书七章,言实据凿,使王黼及其党羽皆被罢官,何亦调知泰州。”[2]后钦宗立,时金人要挟割三镇,宰相诸丞主张割地议和。何栗力排众议,言道:“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3]他还指出金人无信,一心扩张侵略,割地亦来,不割地亦来。总之他极力反对割地议和,皇帝听后颇悟。何栗提出建四道总管,使统兵入援。皇帝遂罢免了宰相,恢复三省旧制。时金兵长驱直入,康王(赵构)在河北,与朝廷信使不通。何栗密草诏书与皇帝,建议立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坚持与金人斗争。后京城失守,君臣为金人所掳,何栗亦在其中。金人商议扶立异姓皇帝,但指何栗说:“此等不得参与。”何栗随皇帝北去。过燕山时,何仰天大哭,绝食而亡。他留?明志,其中曰:“人生会有死,遗憾满乾坤。”其死时年39岁。宋高宗继位后,赠其大学士,录用全家七人为官。世人赞其忠义爱国之气千载如生,长流不朽者也!
继何氏一门“三贤”之后,李氏一门“四进士”的崛起,又为井研学风文风的兴盛锦上添花。李舜臣,字子思,井研仙井人,南宋孝宗时进士。其子心传、道传、性传,皆为南宋进士、名臣硕儒,世称之为“井研四李”。据《宋史?李舜臣列传》,李舜臣少怀大志于天下,忧国爱民,对南宋偏安江左,不图恢复深怀忧虑,写成《江东胜后之鉴》10篇上奏,力主抗金。乾道二年(1166年),李舜臣中进士第。他当时在对策中写道:“论金人世仇,无可和之议,宰辅大臣不当以奉行文字为职业。”这便刺痛了考官和主和大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docx VIP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高等数学(II)》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DB42T 2141.1-2023 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网上支付与结算》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VIP
- 计数型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xls VIP
- 电线电缆资质认证认可介绍.doc VIP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 (5).pptx VIP
- 乙醇的MSDS.doc VIP
- 旅游类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影响.docx VIP
- Methanol甲醇MSDS.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