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创伤四川大学(二)ppt课件
;;;;;;;;;内固定两种理论;内固定技术的理论基础——骨愈合理论;保守治疗VS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下颌骨各部位骨折发生率;下颌骨骨折特点;;;; 1、骨折的部位 2、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 4、骨折段是否有牙及附着肌的牵拉作用 5、咀嚼肌的牵拉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下颌骨骨折诊断; ;下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髁状突骨折;髁状突骨折分类;特点;严重后遗症;临床现象
成人髁突骨折,无继发面部发育不足
儿童则发生较多
3岁以前,多有明显的下颌升支的发育不足
6岁以后,骨折畸形较轻
12岁以后基本无影响;诊断;治疗;保守治疗基本原则;保守治疗转归;保守治疗适应证;手术治疗;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1、儿童期组织代谢旺盛,生长力强,故复位时 间越早越好,不宜迟于5~7天,对牙合关系 的恢复不象成人那样严格,固定时间2周即可。2、儿童下颌髁状突骨折多为“青枝”骨折,通常 能愈合而不影响生长发育中枢,且其骨修复 改建能力强,往往能再造一个新的髁状突, 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一般采用颅颌弹性绷带 即可。;3、儿童颌骨骨折尽可能不选用切开复位, 必须时,慎勿伤及恒牙胚。4、颅颌弹性绷带固定是常用方法, 粘片固定对也适用于儿童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特点;; Le Fort Ⅰ型骨折(上颌骨水平骨折 ) Le Fort Ⅱ型骨折(上颌骨椎形骨折 ) Le Fort Ⅲ型骨折(颅面分离 ) 腭中缝裂开、上颌骨纵形骨折;;临床表现;切口的选择:
口内前庭切口
眶下切口
冠状切口
内固定;;颧骨颧弓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特点;Knight和North 六型分类法(1961)
无移位骨折
颧弓骨折
颧骨体骨折向后下移位,不伴转位
内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逆时针向,右侧顺时针向或向中线旋转,X线表现眶下缘向下,颧额突向内侧移位
外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顺时针向,右侧逆时针向或远离中线旋转,X线表现眶下缘向上,颧额突向外侧移位。
复杂性骨折;Manson分类法(1990)
高能量骨折:颧骨移位明显???连接粉碎,需广泛切开复位固定。
低能量骨折:颧骨移位小,连接无粉碎。
中能量骨折:介于二者之间。
Zingg分类法(1992)
A型:不完全性颧骨骨折,颧骨复合体不移位,内含三个亚型分别为单纯颧弓骨折,单纯眶外侧壁骨折和单纯眶下缘骨折。
B型:完全性颧骨骨折,颧骨四个支柱均骨折并移位。
C型:即多发性粉碎性颧骨骨折,包括颧骨体骨折。
;颧骨骨折的诊断;复视的原因
眼外肌或眶内软组织嵌顿、神经肌肉损伤,眶内或肌肉内出血或水肿,以及眼眶外形变化导致眼球移位和眼球内陷下垂等。
其中水肿造成的复视在上视和下视时出现,眼球机械运动障碍或神经肌肉损伤造成单向运动时复视。下直肌牵拉试验可以鉴别复视类型是肌肉嵌顿还是神经肌肉麻痹或水肿造成。;影像学检查:
华氏位和颧弓位平片:显示颧骨四个连接的断裂情况和颧弓的塌陷程度。
CT:尤其对眶底和眶壁骨折的显示。
三维CT:可立体直观的反映骨折的解剖移位及各骨折片之间的位置关系。;治疗: 巾钳牵拉复位法 颧弓部单齿钩切开复位法 前庭沟切口法 口内切开复位法 颞部切开复位法 下颌升支前缘切口法 上颌窦填塞法 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法; 手术时机
及时治疗:伤后即刻在72小时以内手术治疗效果最好,骨折易复位且复位准确性高,对开放性软组织伤口的愈合也最好。
延迟治疗:伤后72小时至3周内的手术,大部分手术在肿胀消退后进行。
延期治疗:伤后3周以上,手术复位缺乏敏感标志,术后效果常常不佳。; 手术入路
冠状切口:能显露颧骨的上半部分,颧弓,颧额缝和颧蝶缝,主要用于陈旧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面部小切口:眉弓切口、睑缘下切口、结膜下切口和上颌前庭沟切口,可显露颧骨的三个连接,主要用于新鲜骨折。; 复位标准:
颧骨与周围骨连接的解剖关系复杂,缺乏上下颌骨牙合关系作为复位的标准,骨折的复位必须多点同时进行。
颧骨骨折至少三点复位:颧蝶缝、眶下缘和颧牙槽嵴。
复位过程中要注意颧骨突度与面宽的关系,颧弓准确复位对颧骨突度的恢复非常重要。 ; 固定的部位、数量
在颧额缝、眶下缘、颧牙槽嵴进行三点固定最稳定。
若有骨缺损,应植骨恢复断裂骨缺损的骨支柱,稳定加强骨支柱,恢复骨承载的主应力轨迹。;; 颧弓骨折
颧弓骨折单独发生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