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大学校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中国大学校歌

旧中国的大学校歌 马 嘶 在旧中国,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歌。校歌或是公开征集,择优选定;或是由校方聘请校内外名人作词谱曲。因而校歌的词曲皆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平,脍炙人口,流传久远。校歌歌词一般是形象地概括了学校的地理、人文环境特色,又涵蕴了本校所坚持的教育思想、办学方针、理想追求等等。校歌选定后,一般情况下很少再有所改动(这情形有如各国之国歌),代代相传,与校训相得益彰地影响、塑造着一批批莘莘学子的学魂和价值观,渐渐形成一个学校独特的校风、校貌特色,成为一个学校的个性风格传之后世。因而校歌总是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校魂,渗入师生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性格中。 大学里(一些中学也有)有校歌,原本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它只是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习惯存在着,久而久之,便成了学校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或曰精神支柱)固定下来。有的是建校伊始便有了校歌,有的是学校办了数年之后才制作校歌,这样的校歌便常含有学校艰辛创业、坎坷历程的内容,并以此来教育、激励广大师生。 设在天津的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1895年初建时称北洋西学学堂,为北洋大臣李鸿章手下的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效法美国办学模式而建,1896年命名为北洋大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于1913年命名为国立北洋大学。次年,盛宣怀又在上海筹建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北洋初建时,校址在德租界的博文书院,即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校园先后为美、德侵略军侵占,北洋大学堂便迁到天津城北8里的西沽村以北,当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指定武库废墟建北洋大学堂校舍。那里“校园广阔,建筑宏伟,峨轩曲廊,花木掩映,前临北运河,后带桃堤、柳岸桃林,相夹成荫,蔚为津沽名胜之巨擘。”此后,才有了《北洋大学校歌》中的“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之句。 北洋大学校歌,是在1935年8月北洋建校40周年时才正式诞生的。1934年12月3日,《北洋周刊》47期刊载《征集校歌启事》: 本院自开辟至今,垂四十年,在全国最高学府中,历史最为悠久。近拟编纂院史,并拟征集校歌。尚望全国北洋先后毕业各同学,本其发扬母校精神之热忱,各抒伟见,激励后生。并附录校歌未定草于后,恳费精神,或签注意见,或大加改正,俾使谱入乐章,琅琅上口,是尤本院所切祷者也。倘承不吝珠玉惠赐指正,即希随时送交本院为荷。此启。 附校歌未定草 武库宏开,葱茏佳气绕楼台。是我最悠久中华学府,文化胚胎。北运河流兹润泽,西沽桃李遍培栽。熔欧美、铸通材。综土木机电冶金采矿,育成建设人才。看外交司法峥嵘头角,工商路矿,蜚腾声誉,尽皆实事求是中来。劝同侪,好继续共同努力,永使我北洋光华发越,普照埏垓。 1935年8月,北洋大学校歌正式诞生。歌词全文是: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望前驱之英华卓 ,应后起之努力追踪!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定稿的北洋校歌与校歌未定草无一句相同,可见改动之大。校歌不满百字,言简意赅,促人振奋,激发北洋学子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以“实事求是”(北洋校训)的学风,埋头苦干的精神,献身科学,“把中华改造。”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近代综合大学,1898年初建时称京师大学堂,民国后改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歌是在1918年北大建校20周年时才诞生的。 1917年12月17日,北大20周年纪念演说会在法科大讲堂举行,蔡元培校长及前教育总长、大学堂教习范源濂先后演说中国和北大20年来的进化,教师和学生代表章士钊、陶孟和等均有演说。会上,演唱了文科教授吴梅(瞿安)所作的北大20周年纪念歌。 吴梅(瞿安)为著名词曲大家,在北大讲授古代词曲课程。他写的北大20周年纪念歌歌词是: 朴蜮乐英材,诚语同侪,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裎改,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 这首纪念歌演唱时效果不错,人们建议此纪念歌可作为北大校歌。 其时,吴梅同时还写了一首北大校歌。歌词是: 景山门启,鳝帷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致分科有东西,秘文论,同堂尽,南北儒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春双鬓。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吴梅写的这首词,优雅细腻,像是一阕古词曲,婉约与豪放兼而有之,但较之20周年纪念歌,略嫌古奥拮屈些。吴瞿安为一代曲学大师,早年就学于朱祖谋、郑文焯门下,“读姜尧章、辛幼安词”,“心笃好之,操翰倚声,就有道而正,辄誉多而规少”。瞿安词,多婉约。以他的婉约风来为处处开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作校歌,未免不十分和谐。校庆纪念歌虽较脍炙人口,为人所喜,但词中的“喜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