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圃地下害虫防治一
苗圃地下害虫防治 主讲: 陈钦华 2012年8月30目 苗圃地下害虫防治 一、金龟甲类 金龟甲类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又称蛴螬,栖息在土壤中。幼虫取食萌发的林木种子,造成缺苗。成虫也可吞食花、叶、芽和嫩茎,喜食豆科植物。 (一)东北大黑鳃金龟 1.分布及危害: 东北大黑鳃金龟又称东北大黑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等地。危害红松、落叶松、樟子松、赤松、杨、榆、桑等苗木根部。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宽8~11mm,长椭圆形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泽。10节鳃片状触角。体胸腹面有淡黄细毛,头、胸背板、鞘翅密布刻点,鞘翅各具明显纵隆线。前足开掘式不发达,胫节外缘具齿3个,臀部隆起中部凹陷。 卵:乳白色椭圆、长2.5mm左右,宽1.5mm左右。 幼虫:乳白色体弯曲成马蹄形,体长31mm左右、宽4.7mm左右,只有胸足3对。 蛹:黄色至红褐,长约20mm,宽约8mm,头部褐色,臀未有1对突起。 3.生活史及习性: 在东北及华北地区2年发生1代,以成幼虫越冬,少数有世代重叠现象。次年5月上、中旬幼虫上移表土为害,7~8月间,在化蛹、成虫羽化即在原处越冬,越冬成虫在4月中下旬出土活动,5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为产卵盛期,成虫白天在土壤中潜伏,黄昏活动,有假死及趋光性,♀虫产卵平均193粒,卵期19~22d,老熟幼虫化蛹于土室中,蛹期15d左右。此虫在厩肥和腐质的地块发生最多。 (二)黑绒鳃金龟 1.分布及为害: 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fsohulsky)又名天鹅绒金龟、东方金龟。鞘翅目,金龟科。分布东北、华北等全国大部地区,主要为害杨、榆、柳、桑等。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宽4.5~5mm,体表有具细绒毛且有光泽,鞘翅上各有9条浅纵沟纹。 卵:圆形,褐色至黑色。 幼虫:乳白体长14~16mm。 3.生活史及习性: 1年1代,一般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土活动,4月未至6月上旬成虫盛发期。成虫有夜出性,飞翔力强,5月交尾产卵,卵期5~10d,幼虫以腐殖质和嫩根为食,幼虫3龄,预蛹期7d,蛹期基本不取食。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当年羽化成虫大部分不出土即蛰伏越冬。 (三)铜绿丽金龟 1.分布与为害: 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又称铜绿金龟,除西藏和新疆外,其分布遍及全国各省,但以气候较湿润而多果树、林木的地区发生较多。幼虫和成虫都能为害,幼虫为害各种苗木的根部,而成虫为害各种针阔叶树种的叶部。 2.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18~21mm,铜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侧缘黄色,鞘翅上有栗色反光。头、胸部和腹面暗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缘明显凹进,前缘角突出。足的基节和腿节黄色,余部均为深褐色而带枣红色光泽;前足胫节外侧有2齿,中、后足胫节外侧生有2排小齿,有爪2个。 卵:略呈球形,长径约为1.5mm,初为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33mm。肛门一字形,其前方中央有2列针状刚毛。 蛹:长18mm,长椭圆形,淡黄色。 3.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1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或少数2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份在14~26cm土中化蛹。成虫一般在5月中旬或6月中旬始见,盛期在6~8月间。成虫活动适宜气温为25℃以上,相对湿度在70%~80%,低温和降雨天气很少活动。成虫一般昼伏夜出,盛发期白天亦可外出取食,食性杂,食量大。有假死性和强烈的趋光性,对黑光灯尤其敏感。成虫交尾多在寄主树上,20:00~22:00时为活动高峰。成虫平均寿命为30d。卵散产于6~16cm深的土中,平均产卵40粒左右。卵期10d,土壤含水量10%~15%,土壤温度在25℃时为最适宜孵化条件。幼虫一般出现在8月份,9月份变为三龄。幼虫一般在清晨和黄昏在土中爬至表层,咬食苗木近地面茎部、主根和侧根。幼虫期76d左右,蛹期21d。 4.金龟甲类防治方法: (1)林业技术措施: ①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做底肥,否则,极易滋生蛴螬:冬季翻耕,将越冬虫翻至土表冻死。 ②在蛴螬分布密度大的宜林地,造林前应先整地,以降低虫口密度。据调查,长期生活在荒地的金龟子,在土壤含水量20%时虫口密度大,17%以下很少发生。而开垦后土表15 cm以内的含水量一般很少达到18%。 ③利用蛴螬不耐水淹的特点,适时进行冬灌或秋灌,可减轻其为害。有条件地方,可对圃地实行水旱轮作: ④有些金龟成虫嗜食蓖麻叶,饱食后麻痹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可在金龟发生地带种植蓖麻作为诱杀带,有一定效果。但中毒后必须及时处死,以免苏醒后逃逸。 (2)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