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护理;一、冠周炎(又称智齿冠周炎)
概念
指发生在第三磨牙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多见:下颌第三磨牙,18~25岁。
阻生是根本原因→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冠周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1、第三磨牙萌出受阻——根本原因
下颌骨的牙槽长度与下颌牙列的位置不相适应
2、远中牙龈瓣的因素
①龈瓣未能及时的退缩 →冠周袋形成
→食物残渣存留和细菌滋生
②咀嚼的机械性损伤
→龈瓣及周围易受感染
3、诱因:机体抵抗力低下;冠周炎——临床表现
1、症状
表现:急性炎症过程。
初期:患牙后区肿胀不适,偶有轻痛。
加重时:呈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
波及咀嚼肌→张口受限
继续发展: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头痛。
;2、检查
常见:下颌智齿萌出不全
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糜烂、触痛
探诊:探及阻生牙,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重者:形成冠周脓肿
或向邻近组织扩散→间隙感染
触诊:
颌下淋巴结
肿大、触痛
;冠周炎——健康史
了解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疼痛、萌出
心理社会因素
初期症状轻,多忽略,有严重症状后才就诊;
严重的并发症,感到十分痛苦和焦虑;
需拔除阻生牙,因惧怕手术→恐惧心理。
辅助检查
X线:确定智齿萌出情况
;冠周炎——治疗原则
急性期:抗感染、镇痛、切开引流
增强机体抵抗力
炎症消退后:不能萌出者,尽早拔除;
或处理覆盖的牙龈组织。
常见护理问题
(一)疼痛 口腔颌面部疼痛 感染
(二)潜在并发症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三)知识缺乏 防治知识
;冠周炎——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心理护理
(三)治疗和用药护理 冠周冲洗
(四)健康指导
;冠周炎——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口腔清洁,高渗温盐水或含漱剂漱口。
3、流质饮食,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心理护理
耐心解释病程,介绍治疗方法,
消除焦虑心理,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冠周炎——治疗和用药护理
1、冠周盲袋冲洗:
协助医生—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
直到溢出液清亮为止
拭干患部
将碘甘油或碘酚送入盲袋内,1次/日
;∵冠周炎——治疗和用药护理
1、冠周盲袋冲洗:
2、牙位正常、萌出位置够:龈瓣切除术,消除盲袋。
3、冠周脓肿形成时:协助医生切开引流。
4、炎症较重者,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5、密切观察:体温、张口受限、呼吸困难。
;∵冠周炎——健康指导
1、积极宣传:
冠周炎的病因(阻生+感染)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防止并发症—间隙感染、全身感染灶。
2、感染控制后:
应及早拔除阻生牙
以免复发。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
概念
指在口腔、颌面、颈上部各潜在间隙中,
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
如,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
颞下间隙、下颌下间隙
咽旁间隙、咽后间隙
;颌面部间隙感染
正常:颌面部有多个潜在的筋膜间隙
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所充满
初期:局部软组织的感染
发展:炎症产物充满筋膜间隙,为间隙感染
后期: 感染从一个间隙
波及相邻多个间隙
形成弥漫性蜂窝织炎或脓肿
严重并发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脑脓肿、败血症
;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细菌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梭形杆菌
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2、均为继发感染
最常见:牙源性感染
如,下颌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
颌骨骨髓炎等;
其次:腺源性感染扩散,多见于幼儿
扁桃体、唾液腺、淋巴结炎症等扩散;
少见: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感染(拔牙、穿刺)
;∵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表现
表现:急性炎症过程。
1、一般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重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