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商徽商对当今茶叶贸易借鉴
明清晋商、徽商对当今茶叶贸易的借鉴
班级:市场营销2班
姓名:蔡益
学号:20102632032
摘要
晋商在清代的商业活动中,很有特色地进行过茶树培植、茶叶加工及运销等工作,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人衷千说:“清初茶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茶叶贸易与徽州商帮的兴衰相始终,并且其潮起潮落,又是徽州商帮起伏的典型标志。徽商本土徽州地处皖南及皖浙赣交界的山峦叠嶂之区。该地亚热带季风湿润的气候特征以及酸度适中、有机质高含量的土壤性质,特别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关键词:晋商、徽商、茶叶贸易、环境
正文
太平天国运动,晋商去福建的茶道受阻,茶叶贸易受到影响。后来,晋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曾发现湖北武昌府的崇阳、蒲圻两县交界处的羊楼峒、羊楼司一带具有栽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便指导当地人栽植茶树和制造红绿茶之法,使这一带逐渐成为晋商新的茶叶产地。晋商万里茶路作为明清时期晋中商人开辟的一条茶业国际商道,全长5100余公里,是我国历史上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贸易黄金通道,沿线涉及大大小小200余座城市,在中外贸易发展和世界文明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山西商人还将红茶加工技术传播到鄂东南乃至鄂北、蒲、崇等县。咸、同时期的茶叶,大多是散装,晋商收购后,还要进行较大工程的包装。到了光绪年间,蒲圻地方开始制作砖茶。最初的砖茶压制法比较简单,属于民间简单机械加工,生产规模也较小。
晋商在晚清基本上控制了湖北的茶叶生产特别是对武昌府属各县的制茶业,往往是按照晋商的要求进行加工,然后由晋商统一收购。砖条虽为茶农产品,却要贴上晋商的商标,并写上监制的字样。到光绪中期,晋商逐渐在蒲圻等地建立了茶叶加工厂,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晋商从明清时期到近代一直以很强的实力雄踞海内,清以后更大规模闯入国际贸易领域并产生世界性的影响。清前中期,福建的崇、瓯、建、延、泉各县茶山众多茶厂甚众,制茶活动相当普遍。
道光十六年期间,中国每年通过万里茶路俄国的茶叶几乎全是晋商经销,平均为800多万俄磅约合700多万斤,价值800多万卢布。这一时期,晋商对俄贸易特别是茶叶贸易具有很大的优势,掌握着通商的主动权。
尽管晋商茶叶贸易在后期发展不顺利,步履维艰以致难以维系。但晋商毕竟和茶农共同开辟了明清时期的一个新经济领域,他们使红茶享誉欧洲特别是俄国,进而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海外,进一步促进了中俄经济和文化交流。晋商与茶农培育和制作了最适合俄国和西亚人饮用的红茶,并将之积极组织出口外销,在世界饮食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晋商的才智与远见不单局限于此,更有意义的是其对于品牌的建设。晋商茶叶贸易对中国茶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过积极的作用。他们在湘鄂地方首先培植与加工制造红茶,供应华北、西北人民饮用,并使红茶饮誉俄国,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海外。晋商的文化传播值得当今茶叶贸易借鉴,晋商开辟的万里茶路更值得我们学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深深上了一课。
清代徽商茶叶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兴衰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清代徽商茶叶贸易从明末战乱中复苏,并逐渐兴盛的时期。大顺农民军在攻克北京后,“谓徽人多挟重货,掠之尤酷,死者千人”。在明清之际这场兵火中,徽州茶商及其茶叶贸易遭到了沉重打击。清人许承尧在《敦事闲谈》中曾指出:“款之巨业,商盐而外,惟茶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获利颇赊。”与此同时,徽州茶商的另一股主要流向是南下广州,俗称“漂广东”。与在北京做“京庄”茶生意的“内销”方式不同,徽州茶商经由江西,或通过海道入粤做‘’洋庄”茶生意,主要是“外销”。当时徽州茶商与外商交易,茶叶价格由徽州茶商报出,获利极厚,徽州人称之为“发洋财”。从总体来看,道光三十年之前,清代徽商以北京和广州为中心,开拓了南北茶叶贸易的兴隆局面。
第二阶段:这是徽商茶叶贸易的低谷时期。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并定都于此。鄂、赣、皖、苏、浙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战乱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交通阻塞、社会动荡、商业萧条,史籍中通篇都是“兵戈载道,关河阻塞,客商水陆不通”。这一地区正是该商帮传统的经营活动最主要的区域。茶叶贸易所受的影响可谓最大。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徽州茶商经销茶叶,主要收购安徽、江西两地名茶,内销以赣、皖、苏、浙、沪为重点,或经该地区转销北方,其产、运、销经营活动完全立足于长江流域。因此,长江流域的严重战乱,使徽州茶商的内销活动大受影响。二是徽州茶商从事茶叶的外销活动,多将茶叶经江西运至广州。而当战乱爆发后,这条徽茶最重要的外销路线被切断,由此导致徽州茶商在广州的经营活动日益艰难。
第三阶段:此为徽商茶叶贸易的“中兴”时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