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肌无力4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
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高唯一
;重症肌无力
定义:是抗体介导为主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损伤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肌肉的易疲劳性,此种力弱可以被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所改善。
;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历史
皇帝内经开始有记载,属“痿症”
1672年,Thomas Willis首次作为独立疾病的描述。
1877年,Wilks提出本病无脑干受累,并由Erb(1878)和 Goldflam(1893)经解剖学证实。当时称为 Erb- Goldflam病。
1960年,Simpson 提出MG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损害部位位于突出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1973年,Patrick利用乙酰胆碱受体制成动物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MG,并开始测定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1973年,Drachman证实在MG病人突触后膜功能性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MG流行病学:
欧美发病率5-12 .5/10万人,患病率50/10万人。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40岁以前发病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约3:1。40岁以后发病者,男性居多,其中伴有胸腺瘤的比例较高。
我国及日本,儿童发病率高于欧美,占总数的15-20%。
很少发现家族性患者。;病因及发病机制
MG是人类疾病中研究的最清楚的自身免疫病,抗原为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病性抗体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靶器官为乙酰胆碱受体。
神经肌肉接头
突触前膜:内含突触囊泡,每个囊泡内含1万个Ach分子。
突触间隙:20-70nm宽,内含乙酰胆碱酯酶。
突触后膜:
乙酰胆碱受体:跨膜糖蛋白,5个亚单位组成,一个受体能结合2个Ach分子。结合后通道开放,引起钠内流和钾外流。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病因及发病机制
AchRAb影响AchR功能的可能机制
1 与受体结合影响慢通道的开放时间。
2 封闭抗体的作用 10-88%的MG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封闭抗体,阻断Ach与 AchR的结合,是产生症状的因素之一,但非主要因素。
3 加速了AchR的降解 MG患者AchR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正常人。
4 补体介导的溶解机制 免疫电镜发现突触后膜有C3、C9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破坏了突触后膜引起AchR绝对数目的减少。;病因及发病机制---为什么产生AchRAb?
1胸腺在MG发病中的作用 15-20%的MG患者伴有胸腺瘤,65-80%的MG患者伴有胸腺增生。胸腺可能是产生AchRAb的原发部位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在胸腺中能发现“肌样细胞”,表面有横纹并有AchR,推测在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启动了针对AchR的免疫反应。
2 体液免疫异常。
3 细胞免疫的异常 可能存在T细胞功能的异常,Ts降低,Th增高, Th/Ts增加。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可能增加。
4 MG患者常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病,如甲亢、SLE等。
5、终板乙酰胆碱受体的抗原性改变。;病因与发病机制---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在MG除了已知的AchR或AchR相似分子启动了免疫反应外,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在发病中参与了重要的作用。
伴有胸腺瘤的病人,发病与性别和HLA 无关
非胸腺瘤的MG病人
40岁以下发病,欧美国家多与HLA-A1、 B 8 DR W3有关,而日本与HLAB12有关。
40岁以上非胸腺瘤病例,男性为B7、A 3、DRW2、在日本为A10。 ;MG病理学改变
1肌肉 非特异性损害,可以表现为正常或局灶性坏死、肌肉纤维粗细不一、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50%可发现淋巴溢。
2神经肌肉接头处 是本质性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变小、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膜破坏和免疫复合物沉积、 AchR数目减少。
3胸腺 65-80%的病人存在胸腺增生。10%左右的病人伴有胸腺瘤,多为年龄较大的病人。;MG临床表现
1 起病多隐袭,疲劳、感染、精神创伤可为诱因。
2 波动性力弱 力弱的波动性与体力活动有关即易疲劳性,表现为每日的晨轻暮重。
3力弱的分布
骨骼肌受累
眼外肌力弱:53%的患者首发症状为眼外肌力弱,85%的病人最终有眼外肌力弱。
面部肌肉、舌咽部肌肉受累。
肢体肌、颈肌力弱,也很常见。但是,很少有不伴有颅部肌肉无力的肢体肌无力。
呼吸肌、膈肌、心肌受累。
神经系统受累、平滑肌受累可能存在;MG临床表现
3、病程 做为一个自身免疫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5章 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教案.docx VIP
-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doc VIP
- 地震数据分析软件:SeisComP二次开发_地震监测系统部署与维护.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pptx VIP
- 隧道紧急停车带专项施工方案 - 生产安全.docx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 (2).ppt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ppt VIP
-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