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环保法规下先动厂商优势维持.docVIP

不同国家环保法规下先动厂商优势维持.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国家环保法规下先动厂商优势维持

第三篇 不同國家環保法規下先動廠商優勢的維持 Nehrt, C. (1998) Maintainability of First Mover Advantages Wh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iffer Between Countr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1), 77-97. 緣起: 當企業面對國際化的情勢,如何維持其競爭力已經被學界所廣泛的探討了。就國際企業而言取得競爭優勢是生存及擴展的不二門法則,而企業競爭中,成本考量因素是競爭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年來,諸多先進國家的企業抱怨,該國對於環境保護的要求嚴苛,使其與國外環境保護要求寬鬆之企業在不公平的條件下競爭,因為他們須付出更高的成本在減少污染的環境保護上。有部分的學者認為高環保要求會使企業降低利潤而減少競爭力。而另有學者則認為較高的國家中的企業,當其進入低環保要求的國家參與競爭時,成本競爭上需採取以高科技生產、防污染技術來降低成本,其環保技術反而可提高競爭力。 本文就是在探討這種不公平的競爭情況,將分析的層次放在以全球為競爭市場的組織單位,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探討對環保的投入與經爭優勢之關係。 內容大要: 當企業面對國際化的情勢,如何維持其競爭力已經被學界所廣泛的探討了。本文是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將分析的層次放在以全球為競爭市場的組織單位。本文內容分為三部份探討跨國企業在不同國家環境保護的要求下。作者提出了一個減少污染的(pollution-reduction)典範,這種典範透過污染的減少來降低成本。作者並且依照不同的環境規定,以「先進者」與「模仿者」為分析對象,提出了12個不同的現象。最後根據所有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幾個維持競爭優勢的主張。文中可分為(1)文獻回顧,(2)實証,(3)在不同的環境保護的要求的情況下,針對企提出建議以保企業競爭優勢。 文獻回顧 1、傳統的看法:環境經濟學 依照大多數美國傳統的學術觀點,企業在環境保護的投資(受到母國法律的強制),會降低企業在國內的績效表現,所以相對於外國企業而言會產生競爭的劣勢(disadvantage),所以這方面的支出應該越少越好,符合法律的規範標準即可。這種觀點的假設在於: (1)減少污染的科技(end-of pipe)的廢棄物,並無法產生有價值的產品,這會降低員工的生產力與投資報酬率。 (2)減少污染的科技,所產生的創新發明,很容易的會擴散出去被模仿。 2、波特的理論與政府的政策 Porter與van der Linde 的觀點與傳統上相反,他們認為重視環境保護的企業會產生競爭優勢,其原因在於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規範會越來越嚴格,所以企業部可存有僥倖的心理。另外企業也可以藉由遊說(lobby)來說服政府制訂嚴格的法律規範。這種觀點的流程圖請見原文的圖一。 Ulph做了相關的實證研究,卻得到了跟Porter完全相反的結果-當政府降低環保規範時,國內企業就可以擁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於RD,進一步的增加了產出。學者Simpson、Bradford、Palmer、Oates、Portney也都反對Porter的論點。另外,「策略性政府政策」也反駁了Porter的說法 二、減少污染的典範(paradigm of pollution reduction) 有三種減少污染的方式: 1、改變投入-例如例如日內瓦鋼鐵公司在鋼鐵冷卻的過程中,以矽代替氟化物 來冷卻鋼鐵。 2、修正所生產的最終產品,或是改善製程-例如Du Pont以及Xerox。 3、採用新的生產流程-例如Ciba-Geigy。 一個企業如果大量投入在污染的減少上,會使得組織以及員工產生相關的技能,這種技能可以使企業的產品獲得改善,這就是減少污染所帶來的外部效益。這些改善污染的專家將會成會組織的競爭優勢來源。 三、先動廠商(first mover)優勢的維持 對於污染的減少,無論在心理上與科技上的投入,都會為企業帶來「先進者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s)。Shrivastava (1995)將此法稱為「環境技術」,包括硬體(設備、儀器、製程)及操作方法(原料回收、產品設計),在創造市場需求、降低成本時防治污染。 先動廠商優勢之維持主要基於:(1).不易模仿,(2)人力資源 (3) 學習曲線。 (1).不易模仿 模仿的觀念包括: 1. 因果關係模糊, 2. 時間壓縮不經濟及時間限制之工作, 3. 稀有資源之先買權, 4. 資產大量的效率,(規模經濟) 5. 競爭者對創新之認知和預測去模仿, 6. 產業競爭力 (2)人力資源 降低污染的人力及組織資產是具有廠商及產業專質性降低污染知識的員工,他們是公司的關鍵資產。 環境技術可以為公司創造利潤。而環境技術投資? 具新思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