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钱伟长治学之本.docVIP

科学家钱伟长治学之本.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家钱伟长治学之本

钱伟长的治学校训自强不息将激励国人奋发有为— 纪念上大校长钱伟长先生 科学家的治学之本:“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来源:文汇报 任荃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并称为中国科学界的“三钱”。昨天,随着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的与世长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三钱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留给了世人的无尽思念。 “三钱”的一生,无疑是科学报国的生动写照。“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信念,更是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回忆起钱老跌宕起伏的学术生涯,与他共事33年的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戴世强无限感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论文收入冯·卡门庆生文集 1980年,世界理性力学权威、美国科学家A.C.爱林根访问中国,特意来到清华大学照澜院,拜访一位不曾谋面的“学术导师”——钱伟长。当年,爱林根花了几个月时间拜读钱伟长的学术论文深受启发,从而开始自己的开创性工作。 令爱林根受益匪浅的文章,其实是钱伟长的准博士论文,后成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应用力学研究生的必读教材。1940年,28岁的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公费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一年不到,他与导师辛格教授联名发表了一篇讨论“板壳内禀统一理论”的文章,被誉为“弹性力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戴世强回忆说,是年,恰逢60岁生日的“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决定出版一本庆生文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也被收录其中。不可思议的是,28位论文作者大都是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现代电子计算机创始人之一)这样的科学泰斗,钱伟长是唯一一位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且是中国人。 一生换了20几个研究方向 若不是被打成右派,钱伟长很可能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核心力量。 1942年,博士毕业的钱伟长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与师兄钱学森和同班同学郭永怀、林家翘共同“会师”在冯·卡门门下,专攻导弹等飞行器的运动轨迹计算。当时正值二战,德国研制的V2火箭让英国十分紧张,首相丘吉尔急切地想知道,火箭的最大射程会否对英国的军事要塞产生威胁。冯·卡门的4个中国学生经过周密计算认为,“在最近的将来,德国火箭不太可能击中英国的战略要地”,这项漂亮的工作,不禁令丘吉尔交口称赞。 因为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钱伟长曾于1956年和1982年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样的成就,少有人及。奇怪的是,这位力学专家时常“不务正业”,被人戏称为“没有专业的专家”,甚至是“万能科学家”。戴世强告诉记者,在钱老的学术生涯里,先后换了20几个研究方向,每一次转向,其出发点都是国家。在他看来,“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6岁起,开了整整70年夜车 从化学溶液的研制到光谱学分析,再到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前身“钱码”的诞生,钱伟长的兴趣爱好显得十分跳跃,而且干一行,像一行。身为学长,钱学森曾如此评价“师弟”:“钱伟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然而,钱伟长却坚决否认自己是天才。相反,在戴世强的记忆中,钱老曾不下十次地对他说,所谓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用功,“说来也许没人会信,钱老开夜车的习惯从16岁起一直延续到86岁,整整坚持了70年。” 即便是走上教育管理岗位之后,钱伟长也从未放弃过科学研究。1992年出版的《钱伟长文选》收录了钱老所著的84篇学术论文,最后一篇发表于1989年,那年,他已77岁高龄。“钱老一生都在用行动告诫我们,科学家必须时刻站在世界科学前沿。”戴世强说。 钱伟长:弃文从理 六十余载报国路(组图) 2010-07-30 13:52 文汇报 授课 钱老坐在清晨的阳光里摆着棋谱   题记   他是一名科学家,被誉为我国“力学之父”,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科学界著名的“三钱”;   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体力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他是一名教育家,一手创办了上海大学,是我国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并时刻关注民办高校、基础教育的发展。   他就是钱伟长,一位出自书香门第、留学海外、受中西文化熏陶的大家,一生成功扮演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多重角色。日前,记者专门前往上海大学拜访这位卓越的长者。   在最近几十年,钱伟长作为教育家的形象日渐鲜明。钱老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里面闪烁着的前瞻性观点不得不让人钦佩,他在1984年就主张“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强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企业签订合同,开发科技服务。如今产学研合作、三区联动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模式。他主张拆除四堵墙——学校和社会之间、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墙。他还说,“我是反对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要统一,我也反对。教学大纲还要经过集体讨论,我也是反对的。我鄙视那种一本教科书讲30年不变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真知灼见依然值得今天的大学深思。   当我问钱老最近在忙什么,他告诉我自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