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南沙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项目名称
南沙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委托单位
华县文物旅游局
编制单位
渭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审核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时间
2017.06
南沙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文 本
2017-06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
一、 规划对象概述 - 1 -
二、 规划性质 - 1 -
三、 规划依据 - 1 -
四、 规划期限 - 2 -
第二章 遗产构成 - 2 -
一、 遗产概况 - 2 -
二、 环境概况 - 3 -
三、 历史沿革 - 3 -
第三章 价值评估 - 3 -
一、历史价值 - 3 -
二、 科学价值 - 4 -
三、 艺术价值 - 4 -
四、 社会价值 - 4 -
第四章 保存现状 - 4 -
一、 本体保存现状 - 4 -
二、 保护工作现状 - 5 -
三、 环境现状 - 5 -
四、 管理现状 - 6 -
五、 展示利用现状 - 6 -
六、 研究现状 - 6 -
七、 破坏因素 - 7 -
第五章 保护区划 - 7 -
保护范围 - 7 -
第六章 管理规定 - 8 -
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 8 -
第七章 保护措施 - 8 -
一、本体保护措施 - 8 -
二、环境整治措施 - 9 -
三、安全防护措施 - 9 -
四、保护管理措施 - 10 -
五、展示利用措施 - 11 -
六、考古研究措施 - 12 -
第一章 总则
一、 规划对象概述
简要介绍: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9-2.7米。1958-1959年、1983-1984年对遗址进行两次发掘,总揭露面积约1200平方米,清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早、中期及西周时期的房址、窑穴、灶坑、墓葬、陶窑等约90座。遗址中各时期遗存以商代遗存最具特点,出土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居多,有少量泥质红陶和釉陶,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和圆圈纹,器形有鬲、斝、甗、罐、钵、大口尊、瓮、盆、簋、豆、鼎等;若干陶器上发现陶文。还出土铜戈、矛、刀、铲、镞、石刀、凿、纺轮,骨铲、卜骨等。文化特征与二里岗文化相同。在龙山文化的圆形葬坑内,还发现两具完整的马骨架,为同期墓葬中仅见。
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坬底坡镇南沙村南侧。
级别及公布批次:1992年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
遗存类型:古遗址
二、 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沙遗址的文物保护管理专项规划。
三、 规划依据
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
(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
(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
(9)《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参考依据
(1)《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12)
(1)《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
其他依据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南沙遗址
《陕西省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编制要求》
四、 规划期限
2017年—2030年
第二章 遗产构成
一、 遗产概况
根据完整性原则及南沙遗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南沙遗址由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环境两部分共同构成。
1.文物本体
南沙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2米。清理出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商代早、中期及西周时期的房址、窑址、灶炕、墓葬、陶窑等约90座,以商代遗存最具特点。
2.历史环境
南沙遗址地处华县西南1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较为平坦。黄土发育较好,植被较少。渭河支流石堤河和遇仙河从境内南北穿过,有泉沟水库、小华山水库。隶属华县,华县是古郑国的发源地,是秦朝的郑县,南北朝时设为华州,民国改为华县。
二、 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南沙遗址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较为平坦。黄土发育较好,植被较少。渭河支流石堤河和遇仙河从境内南北穿过,遗址南侧有泉沟水库、小华山水库。
(2)气候特征:南沙遗址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3.4℃,最高温度39.3℃,最低温度-16.5℃。年平均降水量为586.1毫米。
(3)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暴雨、大风、沙尘暴等,其中大风、暴雨及沙尘暴对遗址本体影响较大。
(4)植被:南沙遗址所在地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4T 2719-2025《有限空间智慧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doc VIP
- 202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与背诵口诀.pdf VIP
-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典型案例.pdf VIP
- 12D101-5(替代94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有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管式反应器.ppt VIP
-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 学校升旗台工程方案范文(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