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特优--演化教案设计
第 PAGE 8頁
屏東縣95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團各學習領域
【加強國中小教師教學教案設計甄選】教案設計
壹、教案內容
一、設計者:明正國中 陳盈吉 老師
二、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
三、教學主題:持續改變的生命--生物演化
四、教學目標:
本教案設計本著建構教學的立場,引導學生建立不同的科學觀點來解釋生物演化現象,茲預達成的教學具體目標如下所示:
學生能知道生物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是不斷持續改變的
1.1學生在學習之後能知道現在的生物與古老的生物在外型特徵、內在特徵上不同
1.2學生在學習之後能夠知道只要生命持續存在,演化現象是持續不斷進行的
學生能夠理解科學史中對於生物演化觀點的發展,並且能夠模擬科學家的不同觀點來解釋生物演化現象
2.1能理解並使用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論解釋生物演化
2.2能理解並使用達爾文與華萊士的天擇論解釋生物演化
2.3能知道現行科學家較為相信的天擇論是解釋力較高的想法
2.4能夠思考並批評各種演化理論的可能缺失
學生能夠知道動態的演化概念(突現概念)(詳見實驗結果與討論)
3.1生命演化不具有特定的方向,取決於環境
3.2生命的演化是同時進行的
3.2每個生命體的演化都是在同一個原則之下進行
3.4生命的演化是持續不斷進行的過程
3.5每個個體彼此互動、生命與環境的互動造成現在生命的演化現象
五、設計理念與主題架構:
本教案的設計理念與衍生教學架構如下圖所示:
生物演化單元
生物演化單元
巨觀現象
與問題
不同理論對同一現象解釋
模擬科學家
角色扮演
生物動態演化
突現概念建立
建構理念教學
資訊科技融入
小組合作學習
科學歷史發展
上圖中的外環是本教案設計的四大理念,分別為建構理念教學、科學歷史發展、資訊科技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四大理念共同環繞生物演化單元的教學設計。根據四大理念,所衍生出的教學設計為巨觀現象與問題引入、不同科學理論對於同一線想的解釋、科學家角色扮演等方式,主要目的在於協助學生建立困難的生物動態演化—突現(emergence)概念的建立。接下來茲將四大理念與衍生的教學架構設計介紹如下:
建構理念教學
知識的學習並非是灌輸的,而是孩子使用本身的經驗與舊知識基模不斷與新知識互動,不斷精煉與修正而成的,所以孩子本身並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主動的知識建構者。
科學歷史發展
要協助孩子進入科學的文化之中,科學史引入的課程教學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策略與方式。藉由科學史的引入,以說故事的方式引領孩子進行知識學習,進入知識建構的過程,會讓孩子產生更有意義的學習。
資訊科技融入
資訊科技融入課程教學之中,是現代教師的基本功力之一。透過資訊科技的融入,藉由豐富的多媒體表徵與網路資訊,可以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與學習表現。
小組合作學習
回顧知識建構的過程,個人理論的提出之後還要經過同儕團體的互相檢驗,才能使理論更臻完善。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小組討論、小組合作解題等方式,協助孩子學習尊重、批判與表達。
根據此四大理念,本教學的教學設計主要以孩子參與活動,參與知識建構的過程為主,所衍生的教學架構為在教學的開始引入『巨觀現象與問題』,以孩子生活中的經驗問題為出發點,要求孩子對問題提出相關解釋,之後以科學史的方式介紹不同科學家對於生物演化概念所提出的相關理論,並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各個不同理論的解釋力高低與相關缺失,並在過程中引導孩子相關的科學本質,亦即科學理論的發展本身是不斷精進的過程,沒有理論是完美無誤的,只有解釋力越來越高,理論內在矛盾越來越少。
在整個概念教授完畢之後,本教學設計最後設計『角色扮演』,請孩子透過小組討論各種不同理論的要點,扮演不同的科學家以不同的理論解釋不同的現象。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是基於如果孩子真正懂的演化的概念,那麼她/他們可以使用自己的內化的語言表達相關的理論,解釋現象與問題,可以自由的轉化不同的理論觀點。在此過程之中也可以訓練孩子討論的禮貌、對發表同學的尊重、對於同學發表問題的批判與問題提出。
六、教學對象:七年級國一生
七、能力指標:
本教學希望藉由教學活動的設計,貫徹知識建構、小組合作、科學史建引入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四大理念,希冀可以達成下列能力指標:
(一)科學過程與技能
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1-4-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1-4-5-6 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二)科學本質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3 察覺有些理論彼此之間邏輯上不相關連,甚至相互矛盾,表示尚不完備。好的理論應是有邏輯的、協調一致、且經過考驗的知識體系
3-4-0-4 察覺科學的產生過程雖然嚴謹,但是卻可能因為新的現象被發現或新的觀察角度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
3-4-0-7 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