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课五要素三.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复习课五要素三

中考物理复习的五个步骤 1.对基础知识点的回忆与落实 2.建立联系,形成思维导图 3.核心问题重现 4.物理思想、方法总结 5.适度练习(做有效的题目,检验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迁移) 1.对基础知识点的回忆与落实 1、怎样分析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 2、怎样分析浮力问题? 问题1: 如何分析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 (一)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它的受力情况 例1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的升力大小_____受到的重力,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直升机匀速下降时,升力大小______重力大小;加速上升时,升力大小______重力大小;在空中盘旋时,受到的力_______(平衡/不平衡)。 例2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由表可知,在第一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在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N;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例3 .如图,将重为2N的水杯竖直握在手上,当手对水杯的压力为5N时,水杯静止,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手对水杯的压力为7N时,水杯静止,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f2 ;当手对水杯的压力为4N时,水杯恰能匀速下滑,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f3 。则f1、 f2和f3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例4 .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_______运动,后做__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例5 .如图,将一悬吊在细绳下的小球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动经过最低位置B,再运动到最高位置C。 (1)小球在C位置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2)若小球运动到B位置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如何运动? 例6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问题2: 怎样分析浮力问题? 例8 .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用手抓住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松手后,当物块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g取10/kg) 例9 .一只质量50g的鸡蛋沉在盛有清水的杯底,如图。 往杯中逐渐加盐,鸡蛋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鸡蛋的密度小于清水的密度 B.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始终小于50cm3 C.鸡蛋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在液面下时受到的浮力 D.鸡蛋漂浮在液面上时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50g 1.带有游戏环节的课例 节奏清晰 整体把控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以单元复习为主,做到考点覆盖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提高能力 以专题复习为主,做到重点突出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查缺补漏 以模拟试卷讲评为主,做到难点突破 第四阶段:回归课本(回归到知识点上) 第三阶段穿插到第一、二阶段中 复习方式的“定位” 试题的“定位” 学生的“定位” 教师的“定位” 关于复习方式的“定位” 关于试题的“定位”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理清考点,明确中考说明分项细目表及水平层次要求。 (1)把握重点 (2)强化难点(密度、浮力和压强、简单机械与功和机械能、欧姆定律、电功率) (3)关注热点 (4)重视“经典” 关于学生的“定位” 1、知识点清晰、并形成了思维导图 2、学生是主角,要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思; 3、分层指导 中等生、后进生(为得分学习) 优生(为不失分学习) 4、分类反馈 关于教师的“定位” 1、帮助搜集、整合资源的“学伴” 1、不固定复习模式,要根据内容变换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和欣喜感(不能“独舞”) 3、无论哪种方式,都要考虑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让孩子在课堂中感受到我们老师的温度。 2、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要让不同层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