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斜视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伤性斜视医学课件

斜视手术操作与技巧 ;手术目的: 建立双眼视觉 改善外观 消除复视 矫正代偿头位 ; 手术适应症: ; 手术时机: ;手术原则:;术前检查;3、 眼球运动检查 双眼 单眼 4、 牵拉试验 (1)被动牵拉 (2)主动牵拉 (3)复视情况 5、 双眼单视功能检查 6、 集合近点;手术操作;1、 减弱术 (1) 后徙:是减弱术最常用手术方式,直肌后徙如图,下斜肌后徙: ;肌肉边缘切开:利用切开肌肉或肌腱的两侧缘或中央,在肌肉自身收缩力的作用下,肌肉变长而达到减弱作用,切开宽度为肌腱宽度的1/2—4/5,切开数目为2—3个。多用于二次手术。 ; 断腱和部分切除术: 直肌断腱术已少用,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固定性斜视、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下斜肌切断术与部分切除术用于:各种原因上斜肌麻痹伴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伴下斜肌亢进。上斜肌断腱与部分切除术用于:下斜肌麻痹继发性上斜肌功能亢进、有下斜视和内旋斜视者;外斜A征或内斜A征伴上斜肌功能亢进;内旋斜视者;明显的上斜肌腱鞘综合征。;悬吊:用于超长量直肌减弱。 直肌后巩膜缝合术:主要适用于DVD、Duane综合征、Brown综合征、先天性眼球震颤。四条直肌后固定缝线的位置在肌止端后:内直肌12——15mm;外直肌13—16mm;上直肌11—16mm;下直肌13—16mm;1、 加强术 (1)缩短:最常用加强直肌功能术式。 (2)折叠:上斜肌折叠术适用于上斜肌 麻痹所致的上斜视或旋转斜者;伴上斜肌功能不足的内斜视V征。上斜肌折叠起点手术量5mm,第一眼位可矫正5△上斜视,最大手术量为10mm,可矫正10△上斜视。 ;(3) 前徙:直肌前徙很少用,上斜肌前部前徙术主要用于矫正旋转斜视(Harada—1to术式) ;(4)联结:用于直肌部分或全麻痹,本术式比直肌移植术简单、破坏性小。 ;转位术 ;垂直直肌水平移位术:用于治疗A---V综合征。一般移位量为5 mm,直肌移位对第一眼位的水平斜视无影响,故需再行内外直肌手术矫正。手术一定计划好,一次手术不超过两条直肌,故需分期手术或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预防眼前节缺血。;直肌移位术(直肌移植术):适用于直肌完全麻痹或缺如患者。 ;(1) 下斜肌转位术:DVD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下直肌麻痹或缺如,表现下斜肌功能亢进者;V型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单眼上斜肌麻痹及下斜肌亢进,有上斜视和外旋斜视者。 ;上斜肌转位术:1985年Jeckson,peter报道,即利用上斜肌腱转位到内直肌止端旁,治疗动眼神经麻痹。需联合外直肌的大量后徙10—14mm,和大量内直肌缩短10—12mm. ;手术量及手术效果估计;矫正效果:内直肌1 mm矫正3——5△,外直肌1 mm矫正2——3△,上下直肌1 mm矫正3——4△,下斜肌断腱矫正7——10△,上斜肌断腱矫正10△左右。 外斜视:单眼或双眼外直肌后徙矫正—10——50△,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矫正30——70△,内斜视: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矫正+10——50△;单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矫正30——60△;上斜视:单眼上直肌后徙矫正5——15△;下斜视:单眼下直肌后徙矫正5——12△。;外伤性斜视的外科处理 ;颅骨-上颌骨-面部外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破坏眼球运动系统: 眼外肌 眼球运动神经(Ⅲ、Ⅳ、Ⅵ) 位于脑干中的注视中枢及细胞核(水平、垂直及斜向) 大脑半球中心(跟随、急动、前庭) 还可破坏眼球的调节、聚合及融合功能 ;损伤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被挡风玻璃划伤的(25岁邮递员/25年后?): 滑车神经的瘢痕可导致眼球内收过程中抬高障碍;CMF后复视的流行病学;眼外肌;眼眶的爆裂性骨折;26岁的眼部冲击伤 因为分离综合症的原因体征常常延迟出现 代偿头位 *寻找异常头位或眼位; *常常与斜视伴随出现; *可以使得内斜视的病人以鼻子遮挡一眼以分散影像来缓解复视; *年龄大了,可以做家庭旅游时刻表的扫视(这句不明白?)。 ;外伤性复视;做/寻找什么?;旋转复视;水平杆试验测试第4颅神经麻痹;外伤性神经麻痹;年龄所致的第3颅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 年龄所致的第4颅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 年龄所致的第6颅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 ;临床评估;神经影像;获得性麻痹的处理;严重的颅脑外伤;症状缓解;外科目标;肌肉损伤症状的一般规律;如何应用可调节缝线;;第6颅神经麻痹的外科治疗;;第6颅神经完全麻痹;双颞侧Jensen’s十年后;双颞侧Jesen’s RL第6颅神经麻痹;第3颅神经麻痹的外科治疗;第3颅神经麻痹的外科治疗;为什么第3对颅神经损伤的症状是有问题的;第4颅神经麻痹处理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