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0),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虽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文学中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他是一位朴素的唯物论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得到改变,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他主张先法后王,在政治上主张用礼、法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荀子已经超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他的学说,对以后的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荀子》一书,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天论》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天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论说人们如何对待“天”,即如何对待自然万物的哲学论文。我们学习本文,首先要注意把握荀子思想的精髓,认识其思想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其次注意学习荀子文章的艺术手法,体会其文章艺术表现的魅力。 背景扫描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同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种种怪异现象不能做正确解释;到春秋战国时期,像孔孟、老庄、墨子等人都提出了一些自然哲学观,但这些观点或唯心,或认为人不能胜天。而一些统治者利用人们的无知,推波助澜,大肆宣扬迷信活动和神权、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借以维护其统治。 单元导读 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摘自荀子的《天论》一文,主要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祅”,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不应该“错人而思天”,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释文题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语出荀子《天论》,意思是说,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在荀子看来,人类不能一味地迷信天地自然,屈从于天地自然。虽然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改造它,让它为人类所用。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主宰天地自然,掌握自己的命运。 明主旨 本课选文的8个段落共同阐释了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及见解。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①“天行有常”的观点,指出天就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只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运行和变化;②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天不能决定人间的吉凶祸福,自然界的各种怪异现象并不可怕;③“制天命而用 之”,认为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顺应自然规律,但不能消极等待自然的恩赐,要主动认识自然法则,并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祉。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人错其在己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星队、木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怪星之党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人祅则可畏也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枯耘失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说甚尔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道 ②治 ③明 (3)古今异义 ①地有常数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常量的数。 ②本事不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本领;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 ③勉力不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