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青少的科学素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如何提高青少的科学素养

刍议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摘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为基础。因此,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科学素养;科技辅导员;课程教材;家庭 【正文】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为基础。因此,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一、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内涵: 美国学者米勒教授在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界定中主张公众科学素养由三个维度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纲要中明确提出总目标为“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质”,分目标为,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四个方面。 二、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的制约因素: 据2014年8月份《中国青年报》:?最近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仅有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也同样存在科学素质偏低,特别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青少年科普工作特别是科学教育还有诸多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状况堪忧。 1、 应试教育的严重冲击下,科学教育边缘化。 “一考定终身”的影响依旧,学校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好坏的硬标准,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应付学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培养、发展自己的科学兴趣和特长;应试教育与现代科技进步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新产业的认知和了解。 2、 与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方式有关。 众所周知,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方法。科学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方法粗陋,缺乏参与性、新颖性、探索性、趣味性,内容贫乏,缺乏吸引力。课堂上,教师完全站主导地位,学生只负责记忆或好好听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限制了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想象力比较匮乏。 3、 与当地的教育水平及教学条件有关。 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由后天所受到的科学素质教育所决定,还受一定的生活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总体来说应该包括他所生活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化氛围、教育环境等,这些因素就是科学素养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个地区良好的教育条件是造就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础,虽然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条件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与城镇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科学教学中学科地位低、待遇差、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有力措施,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仍甚为严重。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来改变这种现状,以其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我们的教育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 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 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各类科技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他们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辅导员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智力、创新思维和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敢于创新的心理倾向,并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规律和方法。而且可以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增加了对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逐步形成愿意为保护和建设祖国安全及人类美好生存环境而奋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就要求科技辅导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社会、学校各种有益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科技教学活动中,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做合格的组织者; 多关注探究过程,做成功的引导者;多关注探究过程,做成功的引导者;多关注交往互动,做平等的参与者;多关注学生体验,做积极的促进者。 2、 基于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的“二次加工”。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的选择权利,教师应更好的保持科学课程内容的弹性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既要有刚性,又要有弹性。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二次加工,通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发挥与传统教育之间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以及相对独立性,形成系统的科学课程体系。 首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设计探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