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培训课本你在为谁工作.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培训课本你在为谁工作

目 录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给我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钱的活。 有人说:大家都这么说:你也这样说: 可怕的是你都这么做了!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呢?工作着的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努力工作为了谁? 一则小故事 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1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把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他的朋友问,“还没有”!他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工作,把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细节都弄懂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即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杰克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常常留在办以室里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现在你大 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吗? ”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职、又加薪。说实话,不仅仅是老板,公司里的其他人都开始敬重我了”。 一则小故事(续)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才能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价值。是金子就会发光。 归零心态 总 结 前美国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 工作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他志向的表示。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是了解了那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工作的态度 一位心理学家为了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建筑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的回答:“做什么?你没看见吗?我正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不可救药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成为成为工作的弃儿,完全丧失了生命的尊严) 工作的态度 生命的意义的问题: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的说:“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资,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打石头的粗活?” (没有责任感、荣誉感、为了工作而工作,不可信赖、不可委以重任的人) 工作的态度 生命的意义的问题: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 “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有责任感和创造力,享受工作的乐趣与荣誉) 工作的态度 生命的意义的问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一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 工作的态度 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还作了更多的探讨。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工作的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为工作而工作的人,很少有机会满足第4种和第5种需要。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