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新闻侵权诉讼的抗辩事由
PAGE
PAGE 7
试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
内容摘要:新闻侵权不同于普通的民事侵权,其抗辩事由也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而且应当从公共利益、媒体的社会责任等多重角度来考虑。被报道者的权益和媒体的职责时常会产生冲突,我们在确定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时,应当注意平衡冲突各方的利益。新闻侵权可以分为人格权侵权与知识产权侵权两类,由于后者在权利性质、构成要件等方面都有特别之处,所以本文只就人格权侵权中的抗辩事由进行讨论。
关键词:新闻侵权、抗辩事由、舆论监督、公正评论、权威消息来源、公众人物
引言:2000年之后,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新闻侵权的第四次高峰,媒体经常要走到被告席上接受审判。作为法治时代的新闻人,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新闻侵权现象,主动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权益,更好的实践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新闻侵权概述
(一)、新闻侵权的定义
新闻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众多法学和新闻学专家都为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笔者认为,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因过错而致使其刊载或者播出的内容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民事侵权行为。新闻侵权的产生源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不断进步发展,进入80年代之后,我国的新闻侵权现象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增加,到了今天已经成了一种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不论是基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还是新闻侵权的特殊性,我们都应该把新闻侵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侵权形式来进行研究。
(二)、新闻侵权的特殊性
新闻侵权与传统的民事侵权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主体特殊和危害广泛两个方面。
1、主体的特殊性。新闻侵权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为新闻机构,这一点体现在现实中就是媒体作为被告在法庭上受到指控。新闻采写者的侵权行为作为一种职务行为,由此产生的侵权责任也必然由其所在的媒体承担。从概念本身就可以看出,离开了新闻媒体就无所谓新闻侵权,
2、危害的广泛性。大众传播媒介一般都拥有广泛的受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让信息的传递更加迅捷。侵权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影响社会公众对受害者的评价,如果信息是负面的,必将该受害者带来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巨大损失,这是一般的侵权行为所不能达到的。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让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更加困难。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天价的索赔金额屡见不鲜,也不能完全说是漫天要价。
(三)、我国新闻侵权发展概述
《二十年“疯女”之谜》诽谤案通常被认为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起新闻侵权案件。1985年,杜融起诉上海《民主与法制》记者沈崖夫、牟春霖,认为二人采写的《二十年“疯女”之谜》一文构成诽谤。法院判决认为《二十年“疯女”之谜》一文主要内容纯属捏造,两记者构成诽谤罪。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依法享有名誉权等人格权利不受侵犯。从此新闻侵权开始有法可依,普通公民和法人也开始更多的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一共经历了四次新闻侵权的高峰:
时间
主要地点
原告
原因
第一次
1988年
上海
普通公民
《民法通则》颁布后公民可以依法维权
第二次
1992年
北京
文化名人
文化名人开始介入文化市场,十分在乎自身名誉
第三次
1993年起
全国
企业法人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企业十分重视商誉
第四次
2000年起
全国
政府机关及公务员
政府机关及其人员开始重视政府形象,舆论监督力量加大
今天我国正经历着新闻侵权的第四次高峰。媒体和记者经常要走到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种:新闻侵害名誉权、新闻侵害隐私权、新闻侵害肖像权、新闻侵害姓名权、新闻侵害名誉权、新闻侵害名称权等。从近些年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来看,约80%都属于新闻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官司。因此许多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都是为了对抗名誉权侵权。
一直以来,新闻侵权诉讼中败诉的通常都是新闻媒体,而美国的情况却与我国恰恰相反。笔者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法律意识与美国同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时候注重时效性、趣味性而忽视了新闻应有的真实、客观、准确。媒体因为自身过错而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理应承担侵权责任,也没有什么开脱的借口。但是另外一点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法律对新闻侵权方面规定基本是空白。虽然本文已经论述了新闻侵权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的特殊性,但司法机关在审理新闻官司的时候由于无法可依,只能参照一般民事侵权的规定处理。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新闻活动的自身规律,对新闻媒体是不公平的。用一般侵权的归责原则、举证责任来要求新闻媒体,必然会加重了媒体在诉讼中的负担,要胜诉更是困难。即便新闻媒体举出了合理的抗辩理由,也需要在法官了解并尊重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前提下才可能胜诉。
新闻侵权诉讼的主要抗辩事由
(一)、学界通说
随着人们对新闻侵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基础第8讲.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7-.ppt
- 计算机应用基础重复习题.do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TePrincipleofComputer.ppt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章 输入输出系统.ppt
- 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的一些测试数据集及源码站点.doc
-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家重点实验室.doc
- 计算机领域EI和SCI收录期刊和影响因子.doc
- 计算简单经过时间2.ppt
- 一城一云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3).pdf
-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资本之路系列报告(2023)-历尽千帆,厚积薄发.pdf
- 有色金属行业专题研究:未来焦点,钒液流电池储能风潮兴涌.pdf
- 中国 “一带一路”实践与观察报告.pdf
- 医药生物-消费器械行业2023年中报总结:积极拥抱高璧垒高成长(202309).pdf
- DB50T 699-2016 简易升降机检验规则.pdf
- DB50T 746-2016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规程 .pdf
- 看DAO2025-未尽研究报告(2024).pdf
- 市场洞察力报告-数据安全检查工具箱(2024).pdf
- 2024年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