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制度终结.pptVIP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制度终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立报》关于各地响应情况的报道 2、中华民国的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 资产阶级政权 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三种势力的联合政权 政权掌握在革命派手中 陆军总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都是老同盟会员 内务总长程德全、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是江浙立宪派领袖 司法总长伍廷芳和财政总长陈锦涛是专家学者 “部长取名,次长取实” :次长全都是留学日本、欧美的青年知识分子,多为同盟会骨干 在43名参议员中,同盟会员33人,自治学社1人,与革命派有密切联系的绅士1人,立宪派只有8人 黎元洪 张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大总统和总理、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自由 颁布的法令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保护人民权利方面:选举、参政等“公权”与居住、言论、出版、集会、宗教等“私权”。 法律方面:焚毁刑具,停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贩卖人口; 社会改革方面:禁止蓄辫、缠足、赌博、鸦片。 发展实业方面: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和措施,废除苛税,鼓励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以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清代学制弊端,禁止小学读经,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禁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推动了社会风俗演变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3、辛亥革命的结束 袁世凯和辛亥革命的结束 帝国主义虚假“中立”,寻找新代理人以华治华 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 南北议和,名为君宪共和之争,实为权力地位之争(北方代表唐绍仪,南方代表伍廷芳)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孙中山为何让位给袁世凯 袁世凯的实力和地位 帝国主义积极支持袁世凯夺权 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压力 革命派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化 袁、孙的社会影响差异 辛亥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国内民族革命 绅士革命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成败的衡量标准 标准应该是从革命运动的最本质特征中概括抽象而成的具有普遍性品格的理论原则。 运动的基本目标——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是否完成?这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 运动是否形成积极的成果?成果是否得到巩固和保存?革命的过程是破和立的过程。立的内容和形式就成为衡量革命成败的重要方面。 运动后的社会发展总趋势和该运动的基本思想理论、路线是否保持一致? 所谓的“失败” 革命运动一开始就遭到敌对势力镇压,组织被摧毁,队伍被打散,再也无力东山再起,从此星流云散,消声匿迹。 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改造实效,但遭到敌对势力的镇压;运动的主要力量被打败或被摧毁,再也无力恢复;运动中形成的积极成果均被彻底取消;反动势力重新恢复原有的统治,社会秩序经过震荡重新复原。 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完成了运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并形成一定的实效,但由于其指导思想、运动目标、运动的方法手段错误,违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有“终结”,但不是“失败”。“中国已经脱去了旧的外壳,但是还没有获得新生”。 辛亥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判断的依据:一是历史事实。二是正确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辛亥革命已经胜利完成了推翻清王朝,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历史任务 第二,辛亥革命形成的积极成果《临时约法》一系列的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得到保留和发展。 第三,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运动,它有发生、发展和终结的过程,它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后,让位于新的运动,以新的形式在前进过程中寻求发展。 关于辛亥革命运动的下限,即终结点,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南京临时政府北迁。 1913年9月1日,革命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 1918年5月21 日护法战争失败。 山东巡抚时代的袁世凯 清末的袁世凯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