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益阳一中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奥思特数理化
奥思特数理化培训学校 HYPERLINK 0737-4311148 校址:沃尔玛后面老市政府内
常年招收:初中、高中学员,暑假特招:小六升初一、初三升高一预科班
PAGE
PAGE 7
奥赛思维特色?培养名校英才——奥思特为你的名校之路导航!
2013年益阳市一中高一新生入学考试
化学试题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Mg:24 Al:27
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CO和CO2 C.冰和干冰 D.液氧和氧气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4、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A.活性炭 B.石蕊溶液 C.无水硫酸铜 D.淀粉溶液
5、下列各组内的有机物等分子数燃烧时所消耗氧气质量相等的是
A.C2H2 ,C6H6 B.C3H8 ,C3H6 C.C2H4 ,C2H5OH D.CH3CHO ,C2H4
6、三种元素的粒子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核内
质子数的关系为
A.X=Y=Z B.Y>Z>X C.X>Z>Y D.Z=Y>X
7、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1)浓硫酸(2)浓盐酸(3)粗盐(4)生石灰(5)氢氢化钠(6)酒精
A.(1)(2)(3) B.(1)(2)(5)
C.(4)(5) D.全部
8、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
A.仅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 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 / g
待测
54
37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1∶2 B.1∶1 C.2∶ 1 D.2∶3
10、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名称分别是:Na2S2O3硫代硫酸钠;CaSx多硫化钙;BaO2过氧化钡。根据上述命名规律K2CS3的名称应为
A.三硫代碳酸钾 B.多硫碳化钙肥 C.过硫碳酸钾 D.超硫碳酸钾
11、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15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 + b B.c =2 b - a C.c=a + 2 b D.c = 2 a - b
12、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
A.a% B.2a% C.(100-1.75a)% D.(1-0.75a)%
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8分)
13、请按CH4、NH3、H2O、HF、HCl排列顺序,列出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的规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