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D打印技术在人工角膜制备中研究
3D打印技术在人工角膜制备中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人工角膜镜柱和支架黏合困难及眼角膜个性化较强的问题,本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人工角膜制备中,主要介绍了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选择,3D打印人工角膜的步骤和3D打印人工角膜的试验研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the column of artificial corneal mirror and bracket bonding difficultly and stronger personalized cornea, this paper introduces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preparation of artificial cornea,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3D print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he steps of 3D printing artificial cornea an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3D printing artificial cornea.
?P键词: 人工角膜;个性化;3D打印
Key words: artificial cornea;personalized;3D printing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4-0146-02
0 引言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共有角膜盲患者约6000万人,而中国约占500万人。目前国内有41个角膜库,因供体角膜缺乏,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完成的全部角膜移植手术仅有5000例左右。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人工角膜的研制[1]。
目前人工角膜设计为光学镜柱和支架两部分,中央光学镜柱要求光学性能好,支架主要用来固定光学部件。在人工角膜的设计中,较为成功的是Dohlman-Doan和Osteo-Odonto等,Dohlman-Doan人工角膜由于免疫排斥多次移植失败且术前无严重炎症者预后最好,而Stevens-Johnson综合症等预后较差[2]。Osteo-Odonto人工角膜由意大利科学家Strampelli首创。该人工角膜相对其他人工角膜的长期保留率高,但主要问题有术后视野受限,无法测量眼内压等[3]。其他人工角膜还有BIOKOP人工角膜[4]、Seoul-type工角膜[5]、Cardona工角膜[6]等。
目前研究发现“镜柱-支架”型人工角膜存在镜柱和支架黏合困难,结合部强度较差,房水渗漏等缺点,此外,目前人工角膜都是按照相同参数进行制备的,但每个人的眼角膜是有差异性的,因此每个人的眼角膜是需要个性化定制的。
3D打印技术为人工角膜的研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性完成人工角膜光学中心和周边支架的打印,使其成为完整的一体化结构,解决镜柱和支架黏合困难,房水渗漏等问题。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让人工角膜光学部成为致密无孔隙结构,从而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不吸附细胞,无后膜形成。同时使用3D打印技术也可以让人工角膜的周边支架成为海绵状多孔结构,使其具有合适的孔径大小,即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不会引起缝合困难,且能支持细胞生长、增殖和基质分泌,能与宿主角膜愈合成一体。
1 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选择
人工角膜植入受体后,需要提供组织细胞生长所需的支撑介质与环境,因此,对3D打印人工角膜的设备和打印材料要求较高。目前应用较多的3D打印设备有:光固化3D打印机(SLA)、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SLS)及熔融沉积成型(FDM)打印机等。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SLS),其采用分层叠加的成型原理,可将粉末材料打印成任何形状的物体,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激光选区烧结(SLS)以 CO2激光器为热源,激光波长为10.6μm,高分子材料对其吸收率较高,因此常用来制备个性化的医用植入体[7-8]。在打印材料的选择方面,适合激光选区烧结(SLS)的高分子材料有左旋聚乳酸(PLLA)、聚醚醚酮(PEEK)、聚乙烯醇(PVA)等,其中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柔韧性,可作为人工角膜打印的3D打印材料,具体信息可参考文献[9]。
2 3D打印人工角膜制备步骤
2.1 建立并导入人眼视觉模型
采用CT扫描或MRI影像数据资料为基础采集眼角膜的三维数据,用CAD 软件(比如Pro/E、UG、SolidWorks等)建立眼角膜的三维实体模型,再通过有关软件(如Mimic)利用特征数据点重构眼角膜的三维模型。在建立模型时要尽量与患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