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倍频程
2.声波的基本性质及传播规律 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2.2 声波的类型 2.3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2.4 声波的频率和噪声的频谱 2.5 声波的叠加(级的叠加) 2.6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2.7 声源的辐射 2.8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声源和弹性介质 纵波和横波 声场 2.2 声波的类型 声能量: 声能密度: 声功率: 声强: 声强级 声压级 声功率级 2.4 声波的频率、频谱、倍频程 2.5 声波的叠加 1.相干声波 2.不相干声波 级的叠加和相减 小 结 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机理; 了解声波的类型; 掌握描述声波的相关物理量:声压和声压级、声强和声强级、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理解声音的频谱和倍频程; 重点掌握声压级的叠加运算。 上次课内容回顾 声压和声压级、声强和声强级、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压级的叠加 上次课内容回顾 声压级的相减 2.6 声波的反射、透射、衍射 声波的衍射 2.7 声源的辐射 声源的指向性:声源发出的声波,在声源周围的不同方向相同距离上声压级是不相同的。 指向性因数:在离点声源中心相同距离处,测量球面上各点的声强,求得所有方向上的平均声强,将某一方向上的声强与其相比就是该方向的指向性因数: 2.7.1 点声源在自由空间中的辐射 某一方向θ上的声压级计算 2.7.2 点声源在半自由空间中的辐射 某一方向θ上的声压级计算 2.7.3 线声源在(半)自由空间中的辐射 2.7.4 面声源的辐射 2.8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1.随距离的发散衰减(Ad) 2.空气吸收引起的附加衰减 (Aa) 3.地面吸收的附加衰减(Ag) 4.气象条件的影响(Am ) 1.随距离的发散衰减 有限长线声源的简化计算 面声源发散衰减的简化计算 2.空气吸收引起的附加衰减 对于噪声控制工程,可以采用下面的半经验公式来估算空气吸收衰减。在20℃时: 2.空气吸收引起的附加衰减 对于不同温度,可采用下式来估算: 3.地面吸收的附加衰减 声波穿过树木或者森林时,不同树林的衰减 相差很大,在1000Hz时: 浓密的常绿树树冠 23 dB/100m 地面上稀疏的树干 3 dB/100m 各种树林平均的附加衰减大致为: 4.气象条件的影响 雨、雪、露等对声波的散射会引起声能的衰减,但这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很小,大约每1000m衰减不到0.5dB,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温度梯度和风对声波传播的影响很大。 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白天传播的远一点? 为什么逆风传播的声音难以听清? 小 结 声波的反射、透射和衍射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1)随距离的发散衰减 点声源: 线声源: 面声源:0,可等价为点声源或线声源 (2)空气吸收的附加衰减:近似公式计算;查表 (3)地面吸收的附加衰减:近似公式计算 (4)声屏障衰减和气象条件 第二章 重点内容总结 掌握声压和声压级、声强和声强级、声功率和声功率级的概念; 熟练掌握声压级的合成、相减运算; 理解倍频程、1/3倍频程的概念 了解声波的反射、透射河、衍射现象; 熟练掌握点声源、线声源声波随距离的衰减计算; 了解声波由于空气吸收、地面吸收、气象条件等造成的衰减。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计算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计算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计算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计算 温度梯度对声波的折射作用 * *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单 长 青 Environmental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周期: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s) 频率:介质元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振动的次数(Hz) 波长: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之间的距离(m) 声速: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m/s) 线声源 点声源 平面声源 声源类型 线声源发出的半径线 同轴圆柱面 柱面声波 由声源发出的半径线 以任何值为 半径的球面 球面声波 相互平行 的直线 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 平面声波 相关方程 声线 波阵面 类型 2.3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平面声波 声压:压强的改变量(p′- p0)(Pa) 2.3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倍频程 声波的频率和频谱 f(Hz) Lp(dB) 离散谱 f(Hz) Lp(dB) 连续谱 f(Hz) Lp(dB) 复合谱 分贝相加曲线 0 5 15 10 2 0 1 3 ΔLp/dB ΔL/dB 0.4 10 0.5 9 0.6 8 0.8 7 1.0 6 1.2 5 1.5 4 1.8 3 2.1 2 2.5 1 3 0 △L=10lg[1+10-0.1(L1-L2 )](d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