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鼎城区2010年下学期期终考试物理成绩统计与试卷
成绩统计(数据源于抽调学校,为避免负面影响改用字母代替学校,数据供参考)
八年级
学校
参考人数
人平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率
(60分以上)
良好率
(70分~85分)
优秀率
(86分以上)
A
141
56.2
92
32
72
58
10
B
62
64.0
91
20
61.3%
43.5%
18%
C
148
64.6
98
13
64.6%
39.6%
12.5%
D
93
46.5
96
6
33.3%
12.9%
4.3%
E
147
65
100
21
72%
63%
27%
F
227
59.9
96
14
53.7
26.9
9.7
J
120
65
97
40
72
32
12
H
34
56.3
84
6
32.5%
20.5%
0
I
298
44.04
96
4
29%
12%
7%
J
477
60.3
98
14
49%
28%
15%
?
九年级
学校
参考人数
人平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率
(60分以上)
良好率
(70分~85分)
优秀率
(86分以上)
A
131
60.93
84
23
60.5
25%
8.5%
B
62
64.0
91
20
61.3%
43.5%
18%
C
199
58.4
91
11
43.2%
26.6%
5%
D
110
59.8
95
31
46.4%
26.4%
10%
E
179
65
89
35
65.7%
40%
8.9%
F
246
53.07
94
10
38.2%
18.3%
4.1%
J
160
67
95
42
62%
335%
15%
H
31
48.2
88
8
29%
16%
10%
I
399
45.93
93
5
27%
10%
3%
J
413
58.0
96
11
49%
25%
4.3%
二、答卷评析
从两个年级十所抽调学校物理成绩统计情况来看,尽管试题有点偏难,平均分和及格率依然较为稳定,八年级最高人均分达到65分,及格率高的达到72.0%,九年级最高人均分达到67分,及格率高的达到65.7%,甚至有的学校优秀率达到27%,这些数据能反映出我区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正处于逐步上升态势。
就八年级来说:
得分率最高的题:5、10、14、19、20 = 2 \* GB3 ②、21、24 = 2 \* GB3 ②、26 = 2 \* GB3 ②,失分最多的题目:4、8、9、12、13、15、20 = 1 \* GB3 ①、24 = 1 \* GB3 ①、27 = 3 \* GB3 ③、28 = 2 \* GB3 ②;
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如:
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B.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12. 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 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B)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4题中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理解不到位,对吸、放热时的表现也无法判定。12题中学生对物质电结构模型未建立,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关系模糊。
二是掌握不牢固,如:
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课堂实验可能不到位,学生掌握有距离。
三是应用上不灵活。如:
20.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 ? A,通过灯L2的电流为????? A。
28.(6分)下图所示,小聪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小聪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聪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 ????色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