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

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 温瑞塘河于晋(jìn)时初成河道。此河自温州至仙岩、帆游。与瑞安段河道相接,直通瑞安城。北宋时,沿塘河遍植莲藕,有“八十里荷塘”之称。温瑞塘河水系发达,水绿岸清,园宅布局有如锦(jǐn)绣,风光美胜。塘河沿岸游人如织,或赏景,或健身,或休闲,是山水与人文合一的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wú)埏(yán)、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xīn)塍(chéng)、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 。河床面宽30—50米,河网水面面积19.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704平方公里,总灌溉面积48.2万亩 。 温瑞塘河水网密布,支流纵横交错,桥梁不可胜数,温瑞塘河上的古桥很多,现存的古桥大多为石梁桥,保存较好的石梁桥,有坐落于仙岩镇沈岙(ào)村架龙溪上的祠堂桥、坐落于瑞安东门轮船码头的白岩桥、坐落于潘桥镇潘桥村潘桥河上的仁寿桥、坐落于郭溪镇任桥村曹埭(dài)河的任桥等 。 温瑞塘河的古石梁桥,桥墩一般由3至5根方形条石并列构成的排柱式为多,也有用块石砌成菱形桥墩的,如棚湖桥;桥洞有单孔和多孔的,多孔一般为3孔、5孔、7孔等奇数;桥面一般纵向铺条石,并开凿横条纹或斜条纹或几何图案,增加摩擦以利行走;有栏杆的一般由青石板及青石覆莲望柱结合做成,造型精美的还有飞禽走兽雕像,如瓯(ōu)海的潘桥。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古桥是瓯越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是一笔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水乡文化的缩影和代表物之一,更是塘河上不会再生的一道独特人文景观。 温瑞塘河是温瑞平原48.2万亩农田主要灌溉和排涝河道,也是沿河100万居民生活用水和城乡工矿企业的主要水源,更是温州至瑞安内河航运的重要水道。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由于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水长期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质日益恶化。许多河段水体发黑、发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shū)浚(jùn),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yū)积,严重影响防洪排涝,也造成大量的内源污染。填占河道 ,沿河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更是极大地破坏了塘河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受损严重 ,原有的塘河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正在渐渐消失 。 近几年,市政府把治理温瑞塘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提出“大力治水疏河,再现江南水乡风采”,实现“河水变清、河道变宽、河岸变美、河床变深”。经过几年的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真希望过几年我们的塘河也能成为大家旅游的好地方! * *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