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调查及人才需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食用调查及人才需求

3.超乎寻常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食用菌的发展方向 1. 有机饲料方向 菌化纤维素、获得有机饲料 2. 有机肥料方向 三. 食用菌专业人才市场状况 现在中国食用菌产业,仅有第一个由教育部批准的、山东农大本科班。以前从没有系统的专业教育设置,大多数“半道出家”的,更多的是“自学成才”的“土专家”,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中国所谓的技术员,局限于——会制种到出菇, 便称之为技术 (2)技术细节和技术衔接是关键 (3)流程长,所以难精 (4)领域广,所以难懂 四.食用菌专业人才技术方向和价值 自动化食用菌生产流水线 结束语 希望在校的同学们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以一个准技术人才的姿态走进食用菌领域! 我们期待您的成才,更期待您的加盟! 利 弊 专业的菌种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专门从事蘑菇种植的种植者、蘑菇分销商等,分工极其明确。这样就便于各个领域研究更新技术。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每个环节成本和利润的叠加,无形中导致生产成本增高。这也是国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4.国外食用菌产业明确分工的利与弊 以双孢蘑菇生产为例,美国Sylvan公司4万亩地下蘑菇农场 带给我的思考 把实现了食用菌自动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人工成本的产品,在高价格的美国销售,针对他们分工过于明细、利润叠加而增大成本的弱点,相搏之下,才有可能占领市场的契机。 鲜香菇价格 美国路边芦苇 韩国的木材处理过程 例子 出路 出路 技术参差不齐,出菇率及预期经济效益与期望值不符。 出路: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信用机制的不健全, 导致了公司与农户利 益之间的矛盾不可协 调的与生并存。 出路:否定公司+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推行工厂化、自动化、 专业化的生产模式。 上规模、上档次。 管理过程的粗放,导致 了农药残留及虫卵存 留,严重影响了产品 食用的安全。 出路:制定食用菌生产 所需的基础硬件门槛 制 度,防止泛滥。 5.对工厂化生产的思考 存在的问题: 第一 加大对食用菌设备自动化研发力度,从工艺流程上彻底改变依赖人工操作的状况,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与技术先进、分工明细的、强劲的欧美对手一较高低。 联合中国政府和食用菌行业有识之士,对食用菌行业进行立法,规范食用菌行业,制定行业标准,共同促进中国食用菌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 加强对食用菌产品的宣传,为食用菌行业发展开拓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我为此奋斗了三十年,却是这三年国外的调查走访,让我发现,路还有多远,事还有多难。 尽快整合国内科研、资金、资源,组成专业的工厂化生产工厂,形成合力。整合资源是为了生产更好的菌种,提高生物转化率;整合科研力量是为了提高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 第三 第四 6.归纳: 食用菌是开启生态农业的金钥匙。 1. 食用菌作为生态有机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上接农作物秸秆等下脚料的生物菌化,开发有机饲料; 2.下联食用菌下脚料的肥化,开发有机肥料。承启农业生产中的有机循环。 返回 加氮(N)反向培养 生物饲料 正向培养 液体菌种 食用菌下脚料 蚯蚓 蚯蚓 粪便 合成 有机肥 返回 1. 中国的食用菌种植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的《列子》一书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了浙江的香菇“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公元前73年的《礼记》、553~540年的《齐民要术》、1250年的《菌谱》、1313年的《王桢农书》、1500年的《广菌谱》等都有食用菌的记载。 我国也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1605年法国农学家拉昆提尼在皇帝路易十六的花园里的草堆上种出了双孢蘑菇,19世纪末,发明了双孢蘑菇孢子培养法,1902年组织分离法培育双孢蘑菇菌种获得成功。从此,食用菌的栽培走向了科学化。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晚。20世纪30年代才从法国引进菌砖,开始科学方法的食用菌栽培。 返回 四十年代:段木栽培 六十年代:袋料栽培 八十年代:工厂化栽培 21世纪:自动化(机械化)栽培 中国食用菌起源早 有规模、成气候 空白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