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经济失衡之原因及影响-国际经济情势双周报-中华经济研究院
PAGE 10 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 第 1730 期
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 第 1730 期 PAGE 11
壹、專題分析
全球經濟失衡之原因及影響
蔡依恬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輔佐研究員
全球經濟在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穩健成長帶動下與已開發國家寬鬆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下,已逐漸脫離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經濟衰退而開始反轉復甦。目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WEO)顯示,全球經濟已持續復甦,不過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的步調卻呈現兩種不同的速度。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長前景與金融市場條件和近日的商品價格攀升都將進一步造成全球經濟失衡擴大,而為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且平衡的成長,各國也仍須積極採取政策合作並進行政策改革以改善金融市場條件。
本文根據2011年4月的WEO報告作一分析並介紹目前全球經濟發展情勢,隨後將分析造成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及影響,最後為未來各國所將面臨的政策挑戰與發展趨勢。
一、當前全球經濟情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2011年4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全球經濟已持續復甦,但失業率仍相對較高。雖然全球經濟成長由2010年上半年的5.25%至下半年趨緩至3.75%,不過此減速反映的是正常存貨週期現象。2009年由於企業擔憂經濟衰退便將其產能存量縮減,之後隨著消費者信心的改善也開始消耗存貨,此讓2010年上半年企業的生產及貿易大幅的反彈。而因存貨週期的結束,下半年企業生產及貿易也進入較低的生產傳動機制。同時在此期間,由於降低產能過剩的情況及停止寬鬆貨幣政策並進一步改善財務狀況之信心和鼓勵投資,民眾也恢復消費信心。因此全球經濟復甦已轉變為更加具有持續性的復甦,已開發國家的二次衰退疑慮已消除,全球經濟活動似乎已重新再次加速。(參見圖1)
儘管如此,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仍相當不平衡且就業情況仍相對滯後。在已開發國家中,經濟呈現溫和成長,特別是部分國家受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影響,2010年經濟僅成長3%,如美國及歐元區經濟成長復甦疲弱。與此相對,許多新興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強勁,在2010年經濟成長率已達7%以上,且失業率相對偏低。不過在新興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失業情況往往是不成比例的,且嚴重影
圖1 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
資料來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1.
響青少年的就業。同時在許多國家中已出現許多跡象,開始採取緊縮貨幣及面臨著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壓力等的其他社會挑戰。
整體而言,經濟成長無法持續強勁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高失業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數據顯示,與2007年約3,000萬人待業相比,目前約有2.05億人仍正在尋找工作。而在已開發國家中失業問題已變成一項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新興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中,青少年的高失業問題則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的現象。
目前全球經濟復甦呈現兩種移動速度,整體而言,已開發國家產出缺口擴大,而新興經濟體與開發中國家產出缺口則縮小,不過每組國家中也有明顯的不同差異。已開發國家中由於房屋市場快速繁榮及高外債現象,因此在金融危機中遭受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亞洲國家則是顯現強勁的經濟反彈復甦。歐元區經濟因房屋銷售不佳及金融市場遭受壓力等,其經濟復甦力道疲弱;而在新興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等,經濟成長主要多為亞洲國家所帶動,其次則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而東歐國家則是剛開始享受經濟顯著成長的成果。雖然全球經濟已持續朝向復甦的道路前進,但全球經濟復甦卻也呈現兩種不同的移動速度。
金融危機時因全球受到嚴重衝擊,各國經濟衰退使得全球經濟失衡的現象縮小,但在新興經濟體的帶動下反轉復甦,全球經濟失衡的現象又再度浮現。而為實現持續的經濟復甦及降低全球失衡的現象,各國仍需面臨許多不同的政策挑戰
圖2 全球經濟失衡現象
註:(1) DEU+JAP:德國及日本;(2) CHN+EMA:中國大陸、香港及新興亞洲(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及泰國);(3) OCADC: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希臘、匈牙利、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土耳其及英國等;(4) ROW:其他國家;(5) OIL:石油出口國;(6) 美國。
資料來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1.
及國際合作,下一節則將試分析造成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及影響。(參見圖2)
二、經濟失衡的原因及影響
近年來,新興經濟體的高經濟成長開始在全球嶄露頭角,在爆發金融危機後,政府積極採取政策行動帶動全球經濟反轉復甦讓人為之印象深刻。而在經歷金融危機後,由於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呈現兩種不同的復甦速度,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疲弱且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