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doc

Co2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2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

Co2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Co2+对具有不同末端基团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以乙二胺为核的PAMAM树状大分子与Co2+的相互作用。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条件下(pH=7.4)PAMAM、BSA、Co2+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 Co2+可与G4.0 PAMAM配位,而与G3.5 PAMAM几乎无作用;两类PAMAM及Co2+均导致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但Co2+对BSA的猝灭几乎可以忽略;Co2+导致了整代PAMAM与BSA的猝灭常数减小,而对半代PAMAM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不大。 结论 Co2+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具有末端氨基的PAMAM树状大分子与BSA间的相互作用,对研究该类药物载体与BSA的结合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PAMAM树状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Co2+;荧光猝灭   [中图分类号] O6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099-04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是由Tomalia等[1]首次合成的一类新型的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内部空腔和大量的端基官能团,可与多种有机小分子或聚合物结合,并且具有细胞毒性低等许多独特的生物性状。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其非常适宜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转运载体[2-4]。众所周知,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必须通过血浆的储存和运输才能到达靶部位,进而发生药理作用。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对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药物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5]。血清白蛋白还可与许多金属离子结合,另有报道显示,具有不同末端基团的PAMAM也可与多种金属离子(Cu、Zn、Co、Ni、Pb、Cd)发生配位作用[6-7]。因此,研究PAMAM,金属离子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对阐明该药物载体在体内的转运、分布和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Co2+与PAMAM树状大分子的配位作用;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AMAM树状大分子在生理条件下与牛血清白蛋白、Co2+三者的作用,并探讨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1仪器与试药   1.1 试剂   3.5代(G3.5,具有末端酯基)和4.0代(G4.0,具有末端氨基)以乙二胺为核的PAMAM 树枝状大分子,实验室自制;牛血清白蛋白BSA(组分Ⅴ,生化试剂,南京大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oCl2(分析纯,上海振兴试剂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RF53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UV2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pHS-25型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BS 124S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紫外光谱法研究G4.0 PAMAM和G3.5 PAMAM与Co2+配位作用   配制一定浓度的G3.5 PAMAM和G4.0 PAMAM树状大分子与Co2+的混合体系,在波长为200~800 nm的范围内扫描紫外光谱,狭缝宽度为2.0 nm[8]。   2.2 各类PAMAM树状大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作用   将BSA溶解于pH为7.4的Tris-HCl缓冲盐溶液(缓冲液含NaCl的浓度为100 mmol/L)中,配制成终浓度为5 μmol/L的溶液。室温下测定上述浓度溶液的荧光光谱。激发波长选择295 nm,发射波长为300~460 nm[9]。然后向BSA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各类树状大分子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其荧光光谱,记录荧光强度。   2.3 Co2+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作用   按照“2.1”项下方法,向BSA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o2+,测定其荧光光谱,记录荧光强度。   2.4 Co2+对PAMAM树状大分子和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将BSA溶解于pH为7.4的Tris-HCl缓冲盐溶液(NaCl浓度100 mmol/L)中,配制成浓度为5 μmol/L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CoCl2溶液,制成BSA- Co2+二元猝灭体系[10-11],按照“2.2”项下方法测定其荧光光谱。随后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4.0 PAMAM或G3.5PAMAM树状大分子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荧光光谱。   2.5 紫外光谱法研究G4.0 PAMAM和G3.5 PAMAM与Co2+配位作用结果   图1是PAMAM树状大分子水溶液在pH值为7.40,25℃下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溶液在紫外区有较大吸收,而在可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