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随州文峰塔M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docVIP

董珊随州文峰塔M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珊随州文峰塔M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2339 PAGE 收稿日期:2014年10月3日 發佈日期:2014年10月4日 頁碼: PAGE 7/ NUMPAGES 7 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侯與編鐘銘文考釋 (首發) 董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刊登了2009年隨州文峰塔M1、M2兩座墓葬的發掘簡報。M1為曾侯與墓,其出土的銘文編鐘10件,皆有鑄銘。同期雜誌上曹錦炎先生還刊布一件民間收藏曾侯與鐘銘殘片。 簡報將鐘銘分為四組來介紹,其中A組2件,銘文完整;B組1件,銘文有首無尾;C組5件,皆小甬鐘,銘文無首有尾。第四組為“存銘文的鐘殘片”,2件,其中一件銘文有首無尾,另一件銘文已經接近末尾。 我認為,僅從銘文的角度來看,鐘銘的首部已見到三種,則編鐘可能也分為三組,各有不同的銘文。我所謂的A組,與簡報相同,並且加上民間收藏鐘銘殘片。下面的B組,是合併簡報所謂的B、C兩組。而C組,是簡報的第四組。 《江漢考古》2014年第4期上,還刊登了一組相關研究論文。我在學習這些論文的基礎上,有些不成熟的意見,簡單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銘文有韻,從押韻情況來看,多為四字成句。為了減少括注和造字,釋文都用通行字寫出。關於需要解釋的原字形的情況,留到解釋中去描述。 一、A組(M1:1、M1:2;以及曹錦炎公佈銘文殘片) 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适上諤,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此淮夷,臨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吳恃有眾庶,行亂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荊邦既殘,而天命將虞。有嚴曾侯,業業厥聲。親敷武功,楚命是請。復定楚王,曾侯之靈。於穆曾侯,壯武畏忌,恭寅齋盟,伐武之表,懷燮四方。余申固楚成,改復曾疆。擇予吉金,自作宗彝。龢鐘鳴皇,用孝以享于予皇祖,以祈眉壽,大命之長,其純德降余,萬世是尚。 “唯王五月”。“五”字原釋“正”,簡帛網論壇黃杰先生以為非“正”字,疑為“五”字。看下文“西征南伐”之“征”字所從正旁與此不同,則黃杰先生所言似是。 “伯适上諤,左右文武”。伯适即南宮适。“尚”,原作“上”。讀為“諤”之字,原形作從(咢)聲、其內似從“啻”,而闕少向下的一對斜筆。我覺得此字似是從“啻(蒂)”、“咢(萼)”聲。“諤”,直言之貌。“上諤”構詞與“上賢”、“上哲”同。“伯适上諤”就是講伯适直言,諍才超著,以此左右文武。 “達殷之命,撫定天下”。“達殷之命”之“達”,應從《書·顧命》:“用克達殷”之偽孔傳訓為“通”。漢石經《顧命》“達”字即作“通”。 “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此淮夷,臨有江夏。”汭,水之隈曲爲汭。《左傳》稱淮水之曲曰淮汭,漢水之曲曰夏汭,滑水之曲曰滑汭、渭汭、雒汭。據“臨有江夏”文,銘文“汭”字是指夏汭,即漢水入長江處。今在隨州葉家山雖然發現了西周早期的墓葬以及青銅器,但其年代恐怕早不到西周最早期,這也就是說,南公之始封或可能並不在隨州。傳世及出土的楚王酓章為曾侯乙作三件鐘镈,皆稱:“返自西陽,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陽,其永持用享。”則西陽似曾都之名。 《漢書·地理志》江夏郡有西陽縣,《補注》:“先謙曰:《續志》,後漢因。《一統志》,故城今黃岡縣東。黃安、麻城,漢西陽縣地。黃岡半入西陽境。”治所在今河南光山縣西。若從銘文“君此淮夷”的角度講,可能位於隨縣東邊的西陽位置更合適。銘文說“余申固楚成,改復曾疆。”當時曾國或從楚國手中要回了西周早期的故都西陽。 “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就”字從李天虹說。 “荊邦既殘,而天命將虞。”“殘”,原字形從扁聲,讀為殘。殘謂殘毀,《吳語》:“吳國為不道,求殘我社稷宗廟。”《戰國策趙策一》“殘伐亂宋。”《趙策四》“足下果殘宋。”“虞”,原字作“誤”,讀為憂虞之“虞”。此謂吳已殘伐楚邦,而天命將令人擔憂。“荊邦”、“天命”皆是被動句的受事主語。 “有嚴曾侯,業業厥聲。”謂嚴敬的曾侯,他的名聲早已很盛大。 “親敷武功,楚命是請。”謂曾侯親自布施武功,請受楚國之命。“請”字原作“爭”,讀為“請”,“爭”字其下面一只手寫作“尤”形,是略變其表意偏旁。 “復定楚王,曾侯之靈。”謂此役使楚王之位復歸於穩定,這是曾侯之善。“靈”訓為美善,讀為“令”訓“善”亦可。 原銘此句之末的“霝(靈)”字與下句之首的“”(從月聲,常用為“薛”字)字合文,有合文號。 “於穆曾侯,壯武畏忌,恭寅齋盟,伐武之表,懷燮四方。”“”似可讀為“於”,“於穆”是讚揚和美之辭,見《周頌·淸廟》:“於穆清廟”等。“伐武之表”謂使用武力的模範。“伐”字常見義為“往伐”,在此是不合適的。另一義是自稱其功,在銘文中恐怕也不合適。我覺得銘文中“伐”與“武”可能是近義連用。 “擇予吉金,自作宗彝。”予字,原字左從心、右從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