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8课探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 历史纵模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中体西用”的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拓展探究: 为什么每次西学东渐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⑵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壮大,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封建自然经济,因而,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 * “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 —(宋)石介《中国论》 “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 —郑观应《易言·公法》 请你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依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思考并回答: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 追求民主共和 接受马克思主义 提倡民主科学 (鸦片战争时期:林、魏)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新阶段、五四运动) 学造器物 仿行制度 提倡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知识结构 第8课 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①晚清封建社会——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向西方学习 举措: A.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B.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近代中国第一步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地位: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 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 的,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C.启迪了当时国人的思想。 意义 举措: 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其基本内容:悉夷、师夷、制夷三位一体,即前提、手段、目的的有机结合。新思想实质是强国御侮,维护清政府统治地位。 魏源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评价 ①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②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③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进步性: 对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局限性: ①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局势。 内忧: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 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2.概况 ①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目的:挽救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 ② 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汉阳铁厂 张之洞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天津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李鸿章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曾国藩 民用(辅助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 自强 求富 在此基础上,于60年代开办新式学堂,于70年代中期建立近代海军 ⑤失败 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失败的原因: (1)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 (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评价 ①将“师夷长技”由思想变为实践,进一步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同时,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②在“自强” 思想的指引下,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创办近代海军,迈开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 ③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层面。只是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嫁接在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进步性: 局限性: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