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_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
———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晶晶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钱小平 (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中心 筑波 305 - 8686) 陈永福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DOI:10.13246/j.cnki.jae.2014.02.009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 200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我国生猪外销区、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 的月度价格数据,在运用协整模型分析生猪产业链价格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非线 性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生猪产业链上下游间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 果表明: 生猪和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间存在短期门限调整关 系,且与四川、湖南和河南省生猪产业链的短期价格传递过程存在负非对称性相比,吉林省 则存在正非对称性,而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则存在短期线性调整关系。因此,在制定生猪产 业价格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特征。
关键词 价格传递 非对称性 门限误差修正模型 生猪产业链
一 、引 言
我国生猪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波动,不仅显著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不利于生猪产业的稳 定发展( 刘春芳等,2011) 。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日益剧烈和频繁( Gale et al. ,2012) 。鉴于猪肉 消费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生猪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冲击和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机制是生猪市场运行效率的基石( Griffith and Piggott,1994 ) ,其中,生猪产 业链价格传递是否存在非对称性是测度我国生猪市场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价格是产品供给与需求 相互作用并通过产业链的纵向与横向传递形成的( 杨朝英等,2011 ) 。在某一农产品产业链中,价格 从生产者传至批发商,再传至零售商。当某一冲击作用于该传递过程使得某环节价格上升或下降,价 格在沿产业链传递的同时发生相应的调整。在猪肉价格高涨时,消费者付出更多的货币,但生产者未 必获得更多的利润,似乎零售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即出现了所谓的“农产品 价格放大效应”; 当发生疫情或食品安全事件时,易导致猪肉需求严重下降,进而导致生猪收购价格 的急剧下降,从而使得生猪养殖者福利受损。可见,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不对称 性,这也是本文选择研究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非对称性的动机和出发点。
Tweeten and Quance( 1969) 在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问题,农 产品产业链价格传递非对称性是指当不同冲击( 如农业支持政策和转移成本变动等) 作用于产业链 的价格传递时,产业链价格间调整速度的非一致性( Von Cramon-Taubadel,1998) 。在生猪产业链中, 生猪养殖者常常面对买方市场,而猪肉消费者又不得不面对零售商的卖方寡占市场( 郭利京,2008) 。 除市场力量外,调整成本、政策干预、信息非对称等因素,也是造成生产者价格和零售商价格以不同的
速度和幅度传递市场冲击的重要原因( Peltzman,2000; Meyer and Von Cramon-Taubadel,2004 ) 。基于 不完全竞争理论及调整成本、政策干预、非对称信息的存在性,生猪产业链的价格传递很可能表现为 非对称性。因此,根据生猪和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假设为生猪产业 链的价格传递存在非对称性。
有关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线性模型研究方法和非线性模型研究方法。前者又 可分为协整之前的线性模型研究方法( Ward,1982; Boyd and Brorsen,1988) 与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方 法( Von Cramon-Taubadel,1998; Bakucs and Ferto,2008) ,该类方法的特点为在模型中将生产者价格拆 分为分别反映价格上升和下降的正、负两部分来研究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问题,但同时这两部分变量 的存在导致了多重共线问题( Houck,1977 ) ; 后者是基于产业链价格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Balke and Fomby,1997) ,而线性方法又无法捕捉价格序列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这一思路而发展起来 的,在 Balke and Fomby( 1997) 提出门限误差修正模型( Threshold Error Corrected Model,TECM) 之后, 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价格传递非对称性研究中( Fernandez-Am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组织与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ppt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pdf VIP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pptx VIP
- 第4章_电磁波的传播.ppt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高清版)B-T 22930.2-2021 皮革和毛皮 金属含量的化学测定 第2部分:金属总量.pdf VIP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VIP
- B100376宁夏社会科学院职工食堂维修工程招标文件.doc VIP
- sci论文的图表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